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致富路上,该出手时就出手


张望 杨叙周

赵金庭,家住河南焦作沁阳市太行办事处朱庄村,今年44岁,是远近小有名气的农机户。去年三夏,他机收小麦1250亩;三秋,机收玉米1000余亩,创焦作市玉米机收最高记录,总收入11万元,盈利7万余元,被焦作市农机局评为“2006年度玉米机械化收获状元”。

从小爱农机

赵金庭从小就对农业机械有着深厚的感情,每次看到生产队的拖拉机作业,他总是跟前跑后,问题一个跟一个。70年代中期,赵金庭的父亲因病亡故,为给父亲看病,家里欠下了一笔债务。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经过和母亲商量,赵金庭贷款购买了一台小四轮拖拉机,农忙干农活,农闲就和母亲一起跑运输。几年下来,不但还清了家里的全部债务还有了结余。赵金庭先后买过2台四轮拖拉机跑运输,这么多年,一到闲暇时,他就拆拆装装,摆弄他那些农机,并从中学到了不少维修技术。1996年,赵金庭卖掉拖拉机,在生产队任队长兼村会计。每到三夏、三秋农忙季节,谁家的拖拉机、收割机坏了,赵金庭总是充当义务修理工。

2005年春天,有着一定经济头脑和对农机有着深厚感情的赵金庭,经过市场考察,筹资5万余元购买了一台二手的小麦联合收割机,当年三夏收入2万余元。2006年夏收又实现机收小麦1200余亩,收入3万余元。经营农机带来的实惠,使赵金庭更加关注农机行情和新机具的推广应用。赵金庭是个精明人,他又将目光放在了玉米机收上。因为玉米是沁阳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机械收获率还很低,人工收获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赵金庭意识到,在玉米机收服务方面,谁先出手,谁就会尽快致富。

瞄准玉米收获机械化

2006年春天,当赵金庭得知沁阳市今后一段时间重点发展玉米收获机械化,特别是沁阳争取到“国家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现代农机装备推进项目”后,凡购买大型拖拉机和玉米收获机的,将获得2.5万元的政府财政补贴。

赵金庭多次到沁阳市农机局咨询,千方百计通过广播、电视、宣传资料、光碟等对玉米收获机进行了了解,并走访外县机户了解市场。经过自己的深入调查,赵金庭认为,无论是国家还是地方,玉米收获机械化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他更坚定了选择购买玉米收获机的信心。

主意既定,该是出手的时候了。2006年7月,赵金庭向亲戚朋友多方筹资,一次购买价值10余万元的玉米收获机和东方红800型拖拉机各一台。购回玉米收获机后,赵金庭对照说明书整天围着机器转,特别是在去年8月7号参加焦作市玉米收获现场演示会后,凭着多年的维修经验和娴熟的维修技术,赵金庭把不太合理的链条传动和还田机等部分部件进行改制,为机收时降低故障率奠定了基础。

树立 “高效”形象

秋收开始后,赵金庭先后到沁阳市的王曲乡里村、肖作,西向镇的水黄头等村作业,在作业中他凭着良好的服务态度和过硬的驾驶操作技术,不论大地块、小地块,只要群众需要,他就用心服务,而且价格合理,深受群众的欢迎。

为了保持玉米机“高效”的形象,赵金庭还作出过牺牲。由于去年三秋前的一场大风,造成玉米倒伏严重,这直接影响机收面积和效果,群众虽然踊跃使用,但赵金庭还是下定决心不收倒伏玉米。玉米机收出现了货源不足的现象,赵金庭爱人韩亚芳埋怨说:“投资这么大,玉米倒了,今年收玉米就这样了,不如再去买一台旋耕机旋地,总比没活干强。”赵金庭坚定地说:“玉米机收不能停,今年我认定这东西了,这一片没活,咱们再到柏香镇那边联系。”就这样,赵金庭硬是坚持了下来。后经沁阳市农机局协调,又到博爱县农场作业,三秋期间,赵金庭在本地收获玉米近700余亩,总收入达3.5万元,纯利达2.5万元,改变了部分群众和机户认为玉米收获机技术不成熟,使用效果不好效益不高的观念。

去年9月25号,赵金庭在农机局引导下,带领3台玉米收获机到河北省石家庄和保定地区开展跨区作业,勇探玉米机收跨区作业的新路子。10月10号返回,历时15天完成玉米机收300余亩,收入达2余万元,获利1.5万元左右。

“状元”将走得更远

赵金庭这种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精神,使他将玉米机收坚持走到了最后。2006年玉米机收作业面积超千亩,改变了部分机户认为玉米收获机不能正常使用、效益不高的观念,创下了焦作市乃至全省玉米机收最高记录,为该市的玉米机收带了个好头,他的行为也为焦作市玉米机收市场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采访时,赵金庭的二哥说:“明年我也要像弟弟一样购买一台玉米收获机挣钱。”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拖拉机 小麦 联合收割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