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技术应用

制约山区农机化发展的四个因素


方卫中

当前山区农机化事业正全面朝着全程化、精细化方向发展,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期、新阶段,山区农机化事业发展也出现了新情况,产生了新课题。笔者认为,山区农机化发展面临着四个方面制约因素。

一是土地分散经营,影响了农业机械的优势发挥。山区人均耕地少,田块面积小,加之山区田地分散、高低不平,影响了适合规模操作机械如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大棚中耕机械等农业机械使用,使农业机械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存在着高效农业机械与小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矛盾。同时,土地分散经营使单户农民购置农机投入成本加大,农机使用率不高,影响了农机户的经营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区农机结构优化调整和大中型农业机械的发展。

二是农田配套设施滞后,制约了农机的推广使用。山区一些产粮地区水田平整连片、相对集中,适合农机化耕作种植。但由于机耕路等配套设施未能跟上,致使中小型农机无法进入农田转移作业,一些急需农机作业服务的农民只能“望机兴叹”。由于受道路和场地限制,农机作业市场小、作业效益低、机具闲置周期长,导致农机经营户经济效益下降,影响了农机户经营积极性的发挥。

三是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削弱了农机发展后劲。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到城区打工,虽然客观上可以促使农机化技术和机械得到更广泛应用,但随之产生了土地抛荒面积增加和农机使用潜在对象减少的问题,间接削弱了农机发展的后劲,使山区农业机械增速放缓,降低了农机普及率。

四是缺乏健全完善的农机农艺结合的机制。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求将农机与农艺紧密结合,使两者互相促进。尤其对以水稻和茶叶生产为主的山区来说,实现两者结合更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这项工作是一个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的过程。

当前山区农机农艺结合还处于尝试与摸索中,方式单一、领域不宽。如何推进农机与农艺在组织领导、重点作物、技术模式和应用规范上的结合,亟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创新,建立起完善的机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 土地 水稻插秧机 联合收割机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