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农机梦始于童年 终于一生


:金娟

说起严德敏,那可能是安徽省肥西县的一颗“开心果”。已经年近七十的他,张口就能说快板,每天乐呵呵,给人们带来不少快乐。“我与农机接触,始于童年。那时,每当看到土路上跑过的拖拉机,我们小孩总是追着跑,拖拉机驾驶员即使灰头土脸,也能吸引无数令人羡慕的目光,我梦想着,有朝一日,那个开拖拉机的人就是我。”

拖拉机手成为童年的梦想

回忆起过去的点点滴滴,老严难掩激动地心情。1971年,在父亲的支持下,严德敏到安徽省宿松县“五七”干校农机班学习,毕业后的他回到了严店公社严店大队集体企业办开拖拉机,有幸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拖拉机驾驶员,终于梦想成真。

好景不长,改革开放初期的分田到户或联产承包后,原有的拖拉机站纷纷解体,部分老农机厂先后倒闭,老严也失业了。“有时天降大雨,庄稼不能及时收割,稻茎枯萎倒伏,谷粒脱落、霉变,粮食质量和产量无法保证。加之,土地分到每家每户,田划小、地分散,大小不一样,不仅影响机器的推广,更影响农业的整体发展。在那时候,‘分田到户,农机无路’之声不绝于耳。”老严说道。

1986年,严德敏到处借钱,攒够了几千元买了一台二手拖拉机,一边跑运输,一边耕地,一年多的时间里终于把债还清了。闲不住的老严又开始琢磨着干点啥,这时候,国家大力倡导农田水利改造,他就与朋友合伙买了推土机,帮助村民挖池塘,一天能挖500多方土,挣得千元。随后几年,他连续购买了4台机器,从水利工程到公路、铁路建设,成了远近闻名的“万元户”。

2000年之后,大批青年去城里务工,农村劳动力短缺成为普遍现象,无人种地成为难题。于是,严德敏重拾旧业,从上海购买了旋耕机和收获机,开始了他人生中以农机为“三农”服务的事业。严德敏先后创立了“肥西县农机科技示范园”“肥西县德敏农机作业服务有限公司”“肥西县德敏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肥西县中意农机有限公司”等农机服务实体,农机作业和农机维修设备等固定资产达2000万元,合作社率先取得全省首家农机维修一级网点,并在肥西县中意有限公司建立农机“驿站”,给农机手提供方便,服务农户达1.2万余户。同时,他还曾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国家农业部科技推广贡献奖,并连续两届当选省人大代表。

为农机服务倾其一生

眼看着生活越来越好了,农机保有量也越来越高,老严并没有停滞不前。几十年的农机生活让他认识到,提高农机作业效率,满足农机基本需求才是关键。老严觉得,农机的基本需求很简单,就是没油了有油加,累了有地停,坏了有人修,可这些需求现在依旧很难满足。

在他看来,农机的故障率和维修难度要比汽车大百倍。农机在深浅不一、大小不等的田块里作业,有无数个转弯和掉头。“如收割机械,它有很多部件组成,‘动力、传动、行走、收割、扶禾、输送、脱粒、震动、筛选、排尘、输粮归仓、切草粉碎还田等’。一台收割机一天的作业量大约在50—100亩,相当于人工收割100—200个劳动力的工作量。农机作业环境复杂、恶劣,时常出现故障,但是,面对突如其来的故障、农机‘急诊医生’却很少在线。”他说。众所周知,农忙时节,抢的就是时间,但多数出现故障的农机得不到及时诊断、维修,造成农机处于“罢工”状态,有的农机“带病”作业,往往因一些小毛病引起大故障,给农机作业带来安全隐患,不仅降低了农机的生产效益,还对农业生产产生恶劣的影响。“铁牛好使毛病多,有病铁牛好趴窝,铁牛需要检修好,使用铁牛效率高”。老严希望这个顺口溜能让农机人常记心间。

他告诉记者,维修工常常是一身油渍,汗流浃背,爬在“铁疙瘩”上,仅维修前清除农机里的泥土、农作物残渣、腐烂物和其它附着物等就十分辛苦。艰苦的工作导致维修工纷纷转行,维修队伍逐渐萎缩。农机维修有多苦,老严感同身受。“老一代维修工不适应现代技术需求,农村的年轻人大都接受不了维修农机的脏苦累,高等院校毕业生嫌维修环境恶劣不愿从业,致使农机维修后继无人,维修人员青黄不接,技术人才严重匮乏。”老严说,他切身感受到,“现代农业靠农机,须把农机服务好;要想维修质量好,专业技术要确保;维修农机两要素,场地人才不可少”的道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旋耕机 连续 耕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