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桐城:农机化助力乡村振兴


赵龙中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袤农村由此迎来历史性的重大发展机遇。调结构、增绿色、提效益,贫困村齐心协力摘穷帽。冬意虽寒,安徽省桐城市农业和农村改革发展的热潮却在不断涌动。

加强思想建设

提高专业技能

为响应政策号召,桐城市农机部门积极进取,多次组织党员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并就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全文多次展开学习讨论。通过学习加强思想建设和政治修养,着力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桐城农机部门不断加强农机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加快农机农艺农信融合,结合农业生产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培养和造就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17年,桐城市共培训农机管理人员50人,农机技术人员150人,农机操作人员900人,合作社骨干成员50人。培训在抓好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重点开展了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设施农业等技术培训,组织学员考察5家农机专业合作社、3家农机生产企业,参观了六安国家级农业生态园、合肥农交会、安徽省首届农机手比赛。引导农民拓宽视野,练好真功,为农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撑。

合作社整合建设忙

秸秆还田焕发新颜

桐城市农机部门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鼓励农户带机具入社、带土地经营权入社。大力引导土地、劳动力、资金、装备、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向农机合作社和服务组织集聚。引导广大农机户积极参与农村“三变”改革,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桐城市农机合作社已达46家,成员410人,拥有农机具1402台(套),年服务作业面积40多万亩。

农机部门结合农机化发展需要,建成了首个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中心,做到功能完备、布局合理、条件齐全,既能充分满足农机维修、停放、保管和农机手培训等方面的需要,又可以改变以前农业机械露天存放,影响村容村貌的难题。

桐城市大力推进秸秆机械化还田工作,避免了以往就地焚烧造成的大气污染,力促农作物秸秆在农田系统内循环利用,实现绿色增产、生态环保。2017年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60余万亩,4个两千亩秸秆机械化还田示范片的成功建设,通过示范带动效应,保护了桐城市的绿水青山。桐城市大关镇何畈村农户束仁美激动地说:“近几年的秋收,再也看不到稻田里秸秆焚烧的浓烟滚滚了,都是一台台农机将秸秆粉碎再还田,空气明显好多了。通过这项民生工程的实施,水稻每亩可增产百余斤。”

田间作业机“当家”

农民种田更轻松

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绿色生态农业,桐城市全力推广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型农机具。建立了3个省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片区面积达1.2万亩,辐射带动周边农机户新增10万亩。

桐城市农机装备水平和作业水平再创新高,全市农机总动力已达58.6万千瓦,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76%,已累计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累7441.74万元,补贴农机具10004台套,受益农户7156户,拥有植保无人机30架,飞防植保作业面积6万多亩。

目前,桐城市水稻、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已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有力地推进了“机械换人”的步伐。机械“当家”,种田更轻松,农民告别了“肩挑、手提、三弯腰”时代。

 

                        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机具 水稻 土地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