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有了合作社,再也不外出务工了


:刘建新

如今迈步在河南省罗山县子路镇朱湾村的乡村道路上,放眼望去田成方渠成网、春风吹着绿油油的麦苗在那摇晃,让人看到丰收的希望。在子路镇这个古老的孔子问津处,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合作社,叫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其主要带头人就是陈贵权。今天在兴津农机合作社小会议室里正热热闹闹召开的家庭会,内容是老陈主动要求兑现当年自己对两个儿子的承诺。

话得从头说起,以前老陈两个儿子常年在外务工,自己和老伴在种好自家承包田的同时,还经营着粮食生意,虽说赚钱不多在农村也算富余家庭。眼看着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到了该谈婚论嫁的年龄,可迟迟不见他们回家,让两个孩子回来成家立业,成了他的一个梦想。两个孩子一致认为家里田地少干农活辛苦,经营粮食市场风险大不愿干,任老陈千呼万唤就是不肯回家。老陈时常开着三轮到农村走村串户收购粮食,眼看着农村青壮年劳力大量外出,种田留给了家中老人,看着想种地的越来越少、会种地的越来越老,老陈心中无比忧虑。

视土地如命根的老陈,看着国家近几年对农业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他那颗不安的心也悸动起来,农村土地经营权颁证,让农户更加放心流转土地。经过深思熟虑的老陈决定放弃粮食生意,承包土地种大田。有了这种想法后他积极到有关部门进行咨询,并得到有关领导的肯定和支持,有了成熟的想法和思路后,经和孩子多次沟通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同意回来共同创业,但是孩子们也提出了条件。时间暂定三年如无起色,父亲不再阻止其在外务工、眼看就能牵住儿子的手,老陈高兴的答应了。

2010年9月,老陈领着陈虎(大儿子)、和陈龙(小儿子)在子路镇朱湾村成立了子路兴津农机专业合作社。万事开头难,创办初期首先要流转土地,老陈领着小陈哥俩早出晚归获得大部分农户的支持,但还有少部分农户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不愿意。对这部分农户三人积极通过亲朋好友做工作,对实在不愿流转土地的农户,采取了一是对在集中连片流转地块中的农户,积极和他们协商用不影响连片最好的土地与他们调换。二是对还是不愿调换的农户,主动和他们和睦相处,在聘请劳动力时,优先照顾他们。在作物播种时尽量保持一致,以利于大田管理。

以诚待人,当年顺利流转土地1000余亩,全部按时种上了小麦,第二年夏季小麦纯收入20余万元,并提前付清了流转土地的承包款。看着老陈真抓实干,2011年那些未流转土地的农户,和正在观望的农户纷纷主动找老陈商谈流转土地。尝到了甜头,他们又流转土地2000亩,形成3000亩种植规模。由于规模的扩大,再按传统的耕作模式根本保证不了农时。为此老陈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一座占地5565平方米的,含有粮仓、晒场的标准化农机专业合作社,并购进先进的高速乘座式插秧机等各类农机具20台套。水稻全部实行机械插秧,为了保证机械化育秧按时播种,特请了20个青壮劳力早出晚归的备土培肥,当秧盘装上营养土,整齐的排放在秧田里准备撒谷种时,突然一场大雨让准备好的营养土变为泥桨,辛勤的汗水付之泥流。不仅误了农时还浪费人力物力。这场大雨浇醒了他,让他知道了如果想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必须破解育秧这道难题。不服输的他带领儿子先后试验了抛秧、水稻直播这两种办法。水稻直播省事,但受时间、温度、草害等其它因素影响,使产量无法保证;水稻抛秧育秧工艺也和机插差不多,抛秧由于是靠人力抛撒均匀度不够,容易受天气影响,如遇上阴雨天,水面过深抛撒的秧苗容易浮在水上,经水轻轻一荡挤在一块,还要经过二次补插,遇上大风天气情况更坏。为了找到更好地育秧方法,他不辞劳苦,积极和农机技术人员一起探讨实验,通过抛秧在泥浆上扎根的原理,设想是否能把秧田改成秧盘,直接将泥浆铲入秧盘然后撒入谷种,通过多次实验效果非常好,方便实用、一学就会、光育秧请劳力一项就节约开支近6万余元,再也不用为育秧、备土、培肥天天忙了,老陈把这种方法叫“懒汉”育秧。机械化育插秧的瓶颈终于被他突破,老陈心中乐开了花。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年播种小麦2000亩,虽然农业机械购置不少,但机械配套不当,播种的小麦全靠人力起沟,每天需请20个劳动力,半个月还没起到一半,花费很大。由于没有按时起沟又误了农时,偏又遇上了阴雨天造成麦田积水,小麦当年减产少收入10余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小麦 水稻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