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三河农机事业全面发展的十年


刘海超 荣仕超

河北省三河市是一个地处京津之间,幅员面积6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9574公顷的县级市。十年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农机化促进法》的引领下,三河市农机发展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2003年,三河市的农机总动力只有56.57万千瓦,随着2004年《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经过10年的发展,三河市目前农机总动力已达到89.5万千瓦,拖拉机拥有量5618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1310台,配套农机具9900台,小麦联合收割机47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321台,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0%。

正是在《农机化促进法》的保障之下,最近十年成为改革开放以后全国农机化飞速发展的“黄金期”,三河市也不例外。2005年至2013年,三河市共争取国家和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5018.5万元,共为农民补贴农机具2687台,受益农户和组织达1500余个。不仅如此,自2013年起,三河市还在廊坊市率先实行了免费农机安全监理惠农政策,即拖拉机、收割机上牌照免费,办理年度安全技术检验免费,办理农机职业资格证免费,申办拖拉机、收割机驾驶证分别给予210元、290元的补贴,所需资金全部由市财政补贴。

农机管理、农机操作、农机维修等从业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是农机化发展的根本。按照《农机化促进法》的要求,三河市积极实施了农机化教育和培训行动,每年都组织春耕、“三夏”、“三秋”农机化技术专项培训、新购机农民培训和政企联动培训等活动,年培训各类农机从业人员超过1000人次。同时依托农村劳动力培训阳光工程,以“四免费”(即免费进行培训、免费提供指导、免费提供教材和学习资料、免费办理证书)的方式,举办了多期农机操作工、农机试验工和农机修理工培训班,全市农机化人才队伍素质得到了稳步提升,成为农村致富的领头雁,截至目前,三河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增加到32个,各类农机维修专业网点已达135个。

根据《农机化促进法》的相关精神,三河市把做好农机化工作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重要举措,将农机化各项任务目标和政策措施纳入到全市“三农”相关发展规划及具体实施意见之中,三河市委、市政府在政策、资金、技术等多个方面还给予大力支持,有力推动了农业机械化发展。2005年至2013年,光三河市本级财政投入农机化方面的专项资金就达到了1481.5万元。另外,三河市还高度重视农机管理和执法队伍建设,三河市农机局单独建制,为政府直属机构,工作人员全部参照公务员管理,农机监理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农机公司成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子公司,农机管理队伍的稳定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

《农机化促进法》的颁布实施为农业机械化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2014年,三河市共争取到国家资金700万元、三河市本级财政专项经费200万元,共900万元用于农机具购置补贴,还有农机深松项目275万元(用于为农民免费实施深松加旋耕一体化作业)、秸秆综合利用工程290万元(用于对秸秆综合利用机械的推广)列入市财政预算,充足的资金为农机化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强后盾。同时,农机部门还积极创新,为缓解购机户筹资压力,积极协调经销部门和邮政储蓄银行合作,为农民开展了补贴农机具小额短期贷款服务,税务部门按照上级要求,免征农机机耕和排灌服务营业税、农机作业和维修服务项目的企业所得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必将创造辉煌成绩。2014年三河市玉米机收作业面积高达25万亩,机收率为75.8%,使农民彻底改变了传统耕作理念;同时,全市推广农机深松整地面积6.5万亩,改善土壤墒情,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农机效能的充分发挥,大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三河市以法律为准绳,坚持服务“三农”宗旨,加强农机管理、强化农机推广、拓展农机服务、规范农机执法,使农机化事业得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正是在《农机化促进法》的指引下,才使得三河市农机事业有了日新月异的改变。

(作者单位:河北省三河市农机局)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业机械化 农机具 综合利用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