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保丰收 东北农机合作社尽全力


:白璐

 

东北地区的玉米收获一直都是全国“三秋”的压轴大戏,然而,自今年春季的虫灾和夏季的洪涝之后,我国东北粮食的减产与丰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灾害过后,东北地区的秋收产量是否受到影响了呢?现在正是揭晓答案的时候。截至目前,东北地区的玉米收获已经超过80%,黑龙江省农委农机局表示,今年灾害给收获带来的影响微乎其微,丰收喜讯将会如期而至。若探究其原由,那么就要从合作社的紧急防汛与保产增收工作说起。

合作社将灾害影响降至最低

今年,虽然几次自然灾害席卷东北地区,但整体受灾面积不大,灾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在记者采访的几家合作社中,大部分合作社表示今年的虫灾和洪涝灾害未给今年秋季丰收带来大的影响。即便是受灾情况较为严重的黑龙江地区,其农委农机局表示,就目前情况来看,今年粮食丰收已成定局。

大约在一个月之前,东北地区的秋收工作尚未正式展开,记者询问了部分受灾地区的合作社,那时他们正在进行秋收前的防汛工作。实践证明,防洪工具及时有效地运用将灾害影响降至最低,同时,合作社从最初的“保粮食”变为了“保丰收”。

黑龙江农垦北安管理局腾飞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董兴龙在接受记者回访时说:“之前由于土地泥泞,收获机械根本连田地也进不去,在秋收前合作社购买了防滑配件安装在机器上,使机器能够正常下地。”当记者追问效果时,董兴龙满意地回答:“秋收前我们只期望能收回七成粮食,现在玉米收获已经基本结束,可以说是应收尽收,这个结果超出我们预期!”

此外,对于玉米种植来说,洪涝对其影响不大,一旦发生水灾也是人力很难控制的,而农民对虫灾防治的措施和手段还是比较多的。为了防虫,许多合作社采取轮作的模式。黑龙江省克山县盛丰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建东表示:“合作社每隔两年便会更换作物品种,如玉米、大豆、马铃薯等作物交替种植,同一块地不常年种植同一种作物就不易生虫,因此,近两年黑龙江虽然部分地区虫灾较为严重,但进行轮作的合作社所经营的土地受虫害影响就小。”

大垄双行替代传统种植模式

谈到黑龙江玉米丰收,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当地近几年大范围推广的大垄双行种植模式。经过实践证明,采用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其增产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据黑龙江省绥化市五里明农机合作社了解,该合作社玉米科技示范园区共980亩耕地,均采用110厘米大垄双行栽培模式,2012年实现亩产2020斤,今年有望达到2300斤,该地块从种到收全部采用大型农业机械作业,实现整地、播种、植保、收获全程机械化。

今年,越来越多的合作社开始尝试使用大垄双行的种植模式。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金山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首次尝试使用该种植模式,理事长刘福全说:“合作社目前有3万亩土地,全部为种植玉米。今年合作社首次将1.5万亩作为示范区,采取大垄双行栽培模式,其余1.5万亩仍按照原有的小垄模式种植,由于今年合作社更换大型机械,深松整地效果较以往大为不同,所有地块均不同程度增产。”据刘福全介绍,目前合作社已经过测产,采用大垄双行栽培模式的地块平均每公顷增产5000斤,小垄种植的地块平均每公顷增产1000斤,今年“三秋”增产已成定局。

对于已将大垄双行种植模式运用成熟的合作社来说,如何将此种种植模式的增产效果发挥到极致成为合作社的现阶段目标。据吉林省榆树市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经理陈卓介绍:“合作社采取大垄双行种植模式已经有两三年了,目前合作社共170多公顷土地,每公顷产量3万多斤,种植方式采取大垄双行模式,密度可达8.2万株/公顷。这种模式的增产效果是肯定的,但是若要将大垄双行的增产效果发挥到极致,就要将品种和机械相配套。”今年,田丰机械种植专业合作社全部改用纯国产品种,非转基因,品种适合密植;农机也全部配套为大型机械。根据目前的玉米生长情况预测,今年合作社的580公顷玉米将比去年每公顷增产5000—6000斤。

大型机械替代原有机械

土地增产固然重要,农民增收更是农民和合作社所追求的终极目标,节本增效是合作社采取的主要手段。在记者调查中发现,今年东北地区的许多合作社将原有农业机械更换为大型先进农机,使农业机械化又上了一个台阶。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土地 品种 粮食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