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迎接农机化未来的曙光


:康毅夫 周鹏飞

 

“合作社的‘三秋’大战已经鸣锣,相比以往单一的种植模式,这次可称得上是大会战。”辽宁省曙光农机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于波骄傲地说,“现在是1万亩糯玉米收获战,紧接着还有红苹果、小麦等经济和粮食作物。不仅如此,我们所有的产品几乎都不愁销路,还没成熟,就已经被订购一空了,甚至还能走出国门。”

2011年,曙光农机合作社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八面城镇的大和村、北广宁村、开源村、林家村、满家村、丁家村、徐家村流转土地超过1.5万亩,成为全市流转土地面积最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相比于以前的订单作业,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可以更省心、效益也更好。

以大河村为例,村民以土地入股,秋后分红。不选择以土地入股的,由合作社按每亩700元的价格向农民支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费用。于波介绍说:“合作社向社员郑重承诺,若遇到自然灾害造成减产减收,一切损失由合作社负担,并将这一承诺写入合作社发展章程加以保障。”目前,大和村565户村民已有540户加入合作社,占全村总户数的96%。全村1万亩土地全部实现集约化,由合作社统一经营。

不仅如此,合作社还对社员实行“收入保底”政策,并随着粮食销售价格上涨逐年相应提高社员的经济收入。合作社章程同时规定,合作社的一切财产属于集体经济,归合作社入股成员共同所有,盈利后按章程提取公积金5%、公益金4%、教育基金6%、风险基金5%,剩余利润按比例对社员进行分红。

在这一模式推动下,一年来,合作社在服务农民、农业、农村工作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整村推进了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于波说:“我们合作社成立的初衷就是想给农民换个活法,使合作社和农民实现双赢”。秉承服务“三农”、实现“双赢”的宗旨,通过大规模土地流转,合作社种植一万亩土地仅用47人,将超过2500个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中彻底解放出来,到工厂实现二次就业。去年,合作社实现总产值1300万元,利润130万元,利润率达到10%。农机合作社理事长蒋百军说:“农民种地不下田,春天就能先得钱,打工又能挣份钱,秋后还能分些钱,这是我们曙光合作社给农民描绘并最终实现的动人图景。”

同时,为了真正实现让“农民换个活法”的目标,合作社还将为社员建设曙光大和新城,兴建功能齐全的住宅区、工厂区、服务区,打造新设施、新环境。园区整体面积215万平方米,规划农村新区185万平方米,将周边6个村,1.2万人口,统一集聚新园区。新城中住宅区将兴建住宅楼90栋,建筑面积达到27万平方米,让农民分期分批全部住进新楼房。于波还表示,为了方便农村留守的老人和儿童,新住宅楼将统一按照高层建设,加装电梯,使人人都能放心地住进楼房而不用担心上下楼的问题。

今年,合作社拟再购置先进农机装备60台套。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吸纳6500户农民入股,流转土地3万亩。尽管合作社成立至今只有1年多时间,但是,曙光农机专业合作社已初现曙光,使农民看到了当地农机化发展的希望和方向。“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于波雄心满满地说:“合作社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但我们有信心把这面旗帜高高举起,让喷薄而出的辽宁‘第一社’更加闪亮。为辽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造模式、树立样板,让更多的农民尽快走向富裕的道路。”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土地 小麦 糯玉米 苹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