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我国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学科奠基人曾德超院士逝世


矛今

6月23日,中国农业机械和农业工程学科的奠基人,我国著名农业工程学家、农业机械学家、教育家,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曾德超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曾德超1919年1月4日出生于海南省琼山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重庆中央大学机械工程系,1942-1944年任重庆50兵工制炮厂总工程师室技术员,1944-1945年任中央工业试验所机械实验工厂助理工程师,1945-1948年考取教育部奖学金留美,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学习,参加万国农具公司农机制造厂实习和培训班,获农业工程硕士学位。1948-1949年任湖南邵阳乡村工业示范处机械厂厂长兼水泥厂厂长。1949-1950年任农村复兴委员会西北办事处(兰州)总工程师。1950-1952年任中央农业部器械局和国营农场管理局工程师,兼技术室代主任和机务处副处长。1952-1986年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教授,先后任农业机械化系主任,农业机械设计制造系主任,国家第一批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机械制造学科评议组第一、二届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农牧渔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农业机械学科组成员及农业工程学科组成员。1979-1984年任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副院长,1985-1995年任北京农业工程大学(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顾问兼学术、学位委员会主任,机器-土壤-植物关系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1995年至今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于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从事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工作的70年中,他对我国农业科学,特别是农业工程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的开拓者之一。作为直接参与建立中国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农业机械化、农业工程高等教育和学科体系的学者之一,70年来,曾德超先生一直在研究探索土壤、机器、植物之间的基础关系及其相关技术的开发应用。他在国内外首先建立土动剪强、动摩擦方程和切土动力模型,以此为导线编撰了第一本机械土壤动力学专著,为土方机械耕挖加工领域的技术进步提供了基础保障。他还开创了农田建设和土壤耕作水热盐气定量效应与调控工艺领域的研究,发表系列论文并提出“集雨蓄水耕作”,农场生产经营与资源、生态、环境综合管理,节水、变量、保护、培育等技术复合农耕制的中国型可持续农业工程技术解决方案,并通过国际合作开发了华北条件下果树三高与防污生产的“调亏灌水”技术和含大田在内的田间实时监测、短期预报、收支平衡的科学灌溉制度和实施技术,为实现我国节水农业提供了一条实现定量化的可供推广的技术途径。曾德超先生把农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农业工程学科的研究方向,极大地拓展了学科研究领域。

曾德超为农业机械化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从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成立之初,曾德超先生就从零开始,规划学校教学设施建设、制定教学大纲、组织编写教材、调配教师队伍结构,为农业机械化系和整个学院的教学建设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第一届新生入学,他就走上课堂,讲授《农业机械学》和《农业机械运用》等课程,内容丰富且富有感染力的课程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步入耄耋之年,曾德超先生仍然老骥伏枥,笔耕不辍、教诲不止,他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启发、鼓励同学们用“敢于走钢丝”的精神,在科研领域大胆创新,为后人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在他的科研教育生涯中,为我国培养出博士、硕士研究生50余名,他们遍布国内外科研、教学和生产多个领域,很多人已经成为行业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农业机械化 农业工程 农业机械 果树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