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江苏省常州市农机专业合作社发展纪实


:郑银法 李亦 王绍军

在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长江三角洲,有一座江南名城——常州,这里是吴文化的发祥地,历史渊源流长。常州被誉为“水乡明珠”,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先行区,水稻生产和育种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水稻生产机械化,2011年水稻平均单产627.9公斤,蝉联江苏省水稻单产“九连冠”。骄人的成绩背后,常州农机专业合作社作出了突出贡献。

 

作为从事农业生产服务的一个专业性组织,江苏常州的农机专业合作社是随着水稻机插秧的推广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并且经历了从大户到公司、从公司到合作社两个发展阶段。2003年,溧阳市种田大户江海清与村里的三个同乡,投资50多万元,购买了一批农用机械设备,共同创办了“溧阳市新兴农机化服务有限公司”,从而开创了常州市农机服务组织发展先河。2006年,武进区抓住农业部试点项目的机遇,在两个农机大户的基础上,建成伟成、新盛两家育插中心。三个服务公司的成功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机大户的投资热情。2007年常州市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要求,积极引导条件成熟的农机服务公司向组建农机专业合作社转化。至2011年底,全市共有农机专业合作社255个,流转经营土地面积45万亩,服务面积340.8万亩,服务收入达2.45亿元。

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农机购置补贴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常州农机化发展。为了提高机具使用效率及服务效益,常州在本世纪初就关注从种田大户中培育专业化的服务组织。在当时资金困难、遭遇风险甚至不被理解的现实条件下,常州市农机局积极争取政府重视支持,在2005年《常州市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考核奖励办法》中,对符合条件的机插秧专业服务组织每个给予1万元以奖代补。尽管当时扶持资金额较小,却点燃了这把星星之火。事实证明,这一政策的出台是正确的,顺应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对合作社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政府扶持 做强做大

2005年开始,常州逐年加大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形式扶持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并切实做到“六个优先”,即政策扶持优先——相继投入近600万元资金用于合作社机库建设,验收合格后每个机库给予5万元以奖代补。辖市区也积极调整政策,不断加大对合作社的扶持。项目安排优先——商品化育秧项目、秸秆综合利用建设项目、新技术新机具推广项目、水稻高产创建示范项目等,优先由农机专业合作社承担实施。培训指导优先——每年定期分层次举办农机专业合作社培训班,选派合作社理事长参加上海交大等科研院校举办的知识更新培训班,对合作社维修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合作社相互交流、外出考察交流,学习先进,不断提高其技术、管理、服务水平。用地信贷优先——主动争取政府及银行支持,协调解决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库用地和贷款的难题,溧阳市出台了《设施农用地审批监管意见》,从根本上解决了机库用地问题;武进每年给予50亩的用地指标。江南银行常州支行2000万元银行贴息贷款资金也已落实,扶持合作社42家。监管服务优先——将农机合作社纳入“平安农机”创建内容,为合作社安装电子显示屏,利用“平安农机通”信息平台,实行信息化服务。全市已有24个合作社被评为“平安农机合作社”。典型宣传优先——积极创造机会,对外宣传、推荐,提升合作社的社会知名度。

因地制宜 创新模式

常州在农机合作社培育发展上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以包容的心态,允许和鼓励农机合作社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目前主要有四种服务模式:

以“武进惠农农机专业合作社联社”为代表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联合型。主要是由多个农机合作社按照公平自愿的原则,组建管理规范有序、产权关系清晰、运行机制合理、经营服务合法的农机服务实体,实现产业集聚发展,走“以市场为导向、农机合作共用”的社会化服务道路。目前有8个这样的合作社联社。

以“金坛市江南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农业产业化企业组合型。主要发挥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优势,通过订单(合同)组合农机作业项目,外托市场,横联农机合作社,下联农户,形成“龙头企业+农机服务合作社+农户”的农机服务产业化链条。目前有10个这样的合作社。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设施农业 新机具 产业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