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是的,一台玉米机当年纯利十五万元


1990年,老李承包了50亩土地,主要种小麦。当时村里有机耕队,轮流为农民收割。但当时村里的收割机比较少,等到收割时经常会比较晚了。从那时起,老李就“起誓发愿”要买收割机。

1997年,原本从事货车运输的儿子李阿鹏决定卖掉大货车,买了第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新疆-2,除了给自己家收割外,也给别人干活,一个麦收季(4天)可以净赚1.5万元。这个18岁就开始“玩儿”农机的年轻人,在这个到处是种粮大户的乡镇开始了精彩的农机之旅。

到2000年,密云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十里堡镇附近的粮田大幅减少,无奈之下,他们卖掉了一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005年,密云县部分区域实施退林还耕,但真正有兴趣种地的人已经大大减少了。2007年,老李父子承包了160亩土地后,原来曾困扰他们的老问题再次袭来:自己没有足够的机械,不能及时耕作、收获。2008年,李家父子再次购买农机,并且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一次除小麦收获机外,合作社还购买了拖拉机、播种机、植保机械等多种机具。目前,整个合作社的机具原值已达100多万元,年作业收入30多万元。

2010年,合作社买了第一台玉米收获机,第一年就收了1800亩,纯利“剩一台车”。2011年,这台玉米收获机又为合作社创造了不少利润。

今年,合作社又买了两台玉米收获机,一台洛阳中收生产的带剥皮功能的,还有一台另外一家企业不带剥皮功能的。这样两台机械在今年秋天的作业季里遇到了截然不同的命运:带剥皮的收获机作业2800亩,实现毛收入近30万元,去掉油费、人工、运费等各种成本,剩余15万元。这也就意味着,这台补贴后实际花费9.3万元购买的收获机(原价18.6万,国家和市财政合计补贴9.3万元)通过一个秋天的作业,不仅挣回了购机款,而且实现净收入5万多元。这简直是发生在秋天里的“神话”。

一个完美的组合

当有人质疑李家父子的这台玉米收获机所取得的成绩时,密云县十里堡镇农业中心的李德良给予了正面解答:是的,就是这台玉米收获机当年单季作业实现纯利15万多元。这还是在享受补贴的机具的作业有“低于市场价格5%”的限制条件下取得的成绩。他进一步分析取得这些成绩的原因,除了找到李家父子作业的地块比较大以外,机手的职业技能和厂家的售后服务也是重要因素。整个作业季,李德良一直扑身田间地头,对李柏春父子两个再熟悉不过了。

这几年老李的任务由驾驶农机逐步过渡到一名“业务经理”,合作社的绝大多数业务由他来负责联系和调度。人们在田间地头经常见到的是小李(阿鹏)那匆忙而又健硕的身影。这个33岁的年轻人,已经有了15年的农机操作经验,用他自己的说,“18岁就开始玩儿农机了。”

这个高中毕业的年轻人,与机械的姻缘其实还早,早在“玩”农机之前,他就已经驾驶着老李给他买的一台大货车跑货运了。也许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天生对机械有着超群的悟性,年纪轻轻的他没用几年时间就已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机手。同时,他以顾问的身份受聘于一家工厂,专门帮忙解决各种机械上的问题。

谈起合作社仓库里面的几十台机械,李阿鹏了如指掌。哪台机器什么地方容易出问题,什么土壤情况该如何操作,出了什么样的问题自己就可以解决,哪些问题必须提前与厂家取得联系准备配件,他都讲得头头是道。

说起这台玉米机,他更是来了劲头儿。今年,北京市农业局农机处为了提高机手的操作、维修等方面的技能,组织了一系列的“政企联动”培训活动,其中就有关于玉米机收的。了解到这个信息以后,李阿鹏踊跃报了名,跑到洛阳中收的工厂里去学习了一周多时间。用他的话说,“我得了解他是怎么生产出来的,这样我用的时候就更有底了。”当然,他学习的内容还不止这些,包括一些部件的特点、机械运行的原理、基本维修操作技术等。他确实与很多人不同,“我是认真听了,也仔细琢磨了的。这很重要,收获很大。”

这种训练确实非常管用。“在地里干活儿的时候,我听声音就知道哪些部件工作不正常,哪些还能坚持,哪些要立马修理。”李阿鹏的话比较直爽,正如他这个憨实的人一样,“整个这一个多月里面,机器基本上没什么大问题,没耽误干活儿。有些小问题,我自己就处理了。有处理不了的,我也提前给洛阳中收的人打电话,他们很快就赶来帮我解决问题。”对于洛阳中收的服务,他表示非常满意,“我们配合得那是相当默契,呵呵呵呵。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小麦 土地 退耕还林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