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业机械 > 行业资讯

全国玉米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在山东潍坊举行(图)


:杨杰

v\:* o\:* .shape@font-face @font-face p.MsoNormal, li.MsoNormal, div.MsoNormal

 

9月20日,农业部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全国玉米跨区机收启动仪式,并召开全国玉米机收暨“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座谈会。

“我宣布,2010年全国玉米跨区机收启动!”上午9点半,随着农业部党组成员、中纪委驻部纪检组长朱保成一声令下,30多台玉米收获机在轰鸣声中加足马力开始作业,标志着2010年全国玉米跨区机收正式拉开了序幕。山东省副省长贾万志在玉米跨区启动仪式上致辞。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发表了讲话。福田雷沃重工总经理王桂民宣读了“三秋”服务承诺书,农机合作社代表王正之作了发言。与会领导向享受购置玉米收获机补贴的农户代表发放农机钥匙。30多个厂家的40多台玉米收获、秸秆还田、免耕播种、秸秆青贮和打捆、深松整地及部分经济作物机械,进行了演示作业和产品展示。

下午2点半,全国玉米机收暨“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座谈会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召开的全国粮食生产座谈会和农业部秋冬种工作视频会精神,研究分析当前玉米机收的发展形势,进一步明确推进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措施,部署做好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工作。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亿多亩,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30%左右。目前,玉米机耕机械水平达到83.5%,机播水平达到72.5%,但机收水平仅为16.9%,成为制约玉米生产的“瓶颈”,也影响其他农作物全程机械化进程。加快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推进农业机械化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起步虽晚,但步伐很快,特别是近两年呈加速发展态势。目前,我国玉米收获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主产区玉米机收的技术路线基本成熟,悬挂式、自走式、小麦玉米兼用型玉米收获机的可靠性不断提高,农民对玉米机收的需求十分旺盛,各个区域玉米机收发展明显提速。从黄淮海夏玉米主产区来看,山东省有望连续两年玉米机收水平增长17个百分点,2010年达到70%,机收面积突破3000万亩,成为全国玉米机收第一大省。河南玉米机收水平今年也有望新增12个百分点,突破40%。从北方春玉米主产区来看,辽宁、吉林、黑龙江省玉米机收水平2009年分别为8%、8%和15%,今年也预计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从全国来看,预计今年全国玉米机收水平比上年增长8个百分点,达到25%左右。玉米是最有可能继小麦之后,又一个实现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大宗粮食作物。

宗锦耀在讲话中指出,提高玉米机收水平,是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加快推进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作业环境都非常有利,农民的积极性也很高。各地农机化主管部门要认清形势,树立抢抓机遇的意识,不断增强我们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下决心打一场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攻坚战”,力争到2015年在主产区提前实现玉米收获水平超过50%的目标。

会议要求,各地要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全面提高的方针,遵循以点带面、先易后难、强化服务、梯度推进的原则,建立农机农艺互动、社会服务促动、梯度推进带动、多种技术联动的机制,黄淮海夏玉米区要率先发展,北方春玉米区要积极推进,南方山地丘陵玉米区要突破发展,加快发展我国玉米收获机械化。各地要重点做好以下五项工作:一要科学制定玉米收获机械化的发展规划。各地要建立责任制,推动目标任务的落实。二要加大玉米收获机械化的政策扶持力度。要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加大投入,继续建设玉米生产机械化示范县。三要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质量和技术水平。加强质量监督检查,向农民推荐购买先进适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节能环保、服务到位的玉米收获机。四要积极推动玉米收获社会化服务发展。积极组织开展玉米跨区机收作业,提高玉米收获机械的作业规模、使用效率和经营收益。五要大力促进玉米生产标准化规模化。加强农机农艺技术融合,为玉米机械化收获作业创造条件。

“三秋”大忙即将到来。农业部确定了今年“三秋”机械化生产的目标:以玉米机收、水稻机收、小麦机械化免耕播种、油菜机播、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机械深松整地为重点,全力以赴组织农业机械投入“三秋”作业,全面提高重点作物、关键环节和主产区的农机作业水平。力争全国投入“三秋”作业的各类农机具达到2900万台(套)以上,玉米机收水平达到25%,冬小麦机播水平超过85%,晚稻机收水平突破60%,油菜机播、秸秆还田、深松整地面积明显增加。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玉米 小麦 整地 免耕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