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北方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分布着10亿亩耕地,占到全国耕地面积的一半以上。由于水资源紧缺,这10亿亩耕地的农业生产一直饱受干旱的威胁,同时,缺乏水分的土壤也成为大风起尘的重要因素。为从根本上解决这10亿亩耕地的干旱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自2002年以来,国家大力推行保护性耕作,力求在始终保持耕地植被覆盖的前提下完成农业生产过程。这样,既减少了土壤中水分的蒸发,也遏制了大风起尘的发生。显然,保护性耕作与我国农民的传统耕作模式大不相同。由于不能翻耕地表土,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此后的播种、施肥、收获等各环节的技术均必须更新,农民要适应这种重大变化面临一系列困难,这也正是保护性耕作推广难度较大的原因所在。为此,北京市在推广保护性耕作问题上进行了大力探索,从加大农机装备投入着手,成功地带动了各区县农民发展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2008年,北京市的所有耕地有望全部实现保护性耕作。因而,本期对话请来了北京市农业局农业机械化管理处翟金津处长,就保护性耕作推广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讨论。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jx/1/2009-06-30/154566.html
上一篇 : 山东枣庄依法推进农机规范化管理见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