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粮经作物创新团队助粮食产业绿色高效


粮经作物创新团队自2013年成立以来,以北京市粮经产业发展的重大科技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粮经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为重点,开展科技创新、成果示范和科技服务。

团队由技术研发中心、综合试验站和田间学校工作站三部分组成。技术研发中心的依托单位为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首席专家王俊英;团队组建了育种、栽培、农机与信息和产业经济4个功能研究室,聘请岗位专家12人,分别来自中国农大、北京农科院、北京农学院、北京市农业局各系统,涉及育种、栽培、农机、植保、节水、信息和产业经济7个领域。在顺义、通州、房山、大兴、密云和延庆建立5个综合试验站、10所农民田间学校。

团队成员紧紧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贯彻落实“调转节”精神,以小麦节水轻简高效、玉米轻简旱作高效、甘薯优质抗逆高效研究和示范为重点,通过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高产合理群体构建、科学高效灌水施肥、机械化水平提升、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粮食作物规模经营、信息管理水平升级,打造 “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优质”的粮经作物产业。

两年半来,粮经作物创新团队各岗位专家不断探索研究,培育新品种,研发新技术,选择新产品,硕果累累,重点攻关技术成果如下。

选育审定8个品种

选育并审定了2个小麦高产、稳产、节水新品种,其中农大5181通过国家审定,农大4123通过北京市审定,并且还引进“紫粒小麦品种农大3753”。

选育并审定了6个玉米新品种,其中春玉米MC4592和MC703通过北京市审定;夏玉米NK971通过国家审定;夏玉米京农科728和MC812通过北京市审定;青贮玉米京科青贮932通过北京市审定。

小麦喷灌实现水肥一体化

引进时针式喷灌机等新型节水灌溉设备,在喷灌出水口增加注肥装置,实现了喷灌浇水施肥一体化,改变了以往人工撒肥不均、后期追肥不方便的问题。该项技术可实现亩节水15%,节省尿素25%,增收165元。

玉米实现籽粒直收

筛选出5个适于玉米籽粒直收的品种。在玉米籽粒含水量25%以下的情况下,采用约翰迪尔-C230籽粒收获机,实现了一次性机械化收获作业,完成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抛撒还田作业;与人工收获、机收果穗相比,分别节本180元、80元以上。通过与粮食收购企业进行“湿粮收购”洽谈合作,完成了玉米籽粒从田间直接到企业的直收、销售链条,解决了人工脱粒、晾晒的机械化问题。

甘薯实现起垄覆膜滴灌施肥一体化

改进1GQL-2旋耕起垄机,加装滴灌带卷盘固定装置、滴灌带导向装置和覆土装置,实现甘薯起垄、覆膜、铺滴灌带一次性完成。配套应用北斗导航软件,实现无人机作业,垄型一致性和垄距均匀性为100%。

筛选出11种新型农机具

两年来,团队遴选了先进的播种机5种、甘薯起垄机2种、追肥机1种、玉米籽粒收获机1种、田间农药喷雾机2种。其中,筛选出的一种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药械——自走式喷杆喷雾机,工作效率是背负式喷雾器的30倍,施药均匀,病虫防效达94.7%。

收割机配置测产系统实现实时精准化测产

两年半来,团队选择了适合北京市粮食耕作的测产系统,配合约翰迪尔收割机联合使用,实现实时处理产量数据,生成谷物流量图,和产量分布图等功能,初步完成了小麦精准化测产。

技术示范树典型,以点带面促推广

两年半来,粮经作物创新团队充分依托综合试验站和田间学校,进行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推广,让团队的创新成果服务于民,为民所用,将成果写在京郊大地上。

综合示范,打造典型。两年来,团队不断拓宽新技术的应用范围,积极打造综合示范基地。累计建立三大作物综合示范点31个,总面积9890亩,集成示范团队重点推广品种、技术。重点针对小麦、玉米、甘薯三种作物的14个品种、15项节水轻简高效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团队集中打造的小麦高产示范点窦店村二农场,经专家实收测产,小麦亩产达681.8公斤,刷新北京市小麦的单产纪录,单方水产出2.57公斤,每公斤纯养分生产小麦17.37公斤,为本市树立了节水高产典型。

培训农民,辐射推广。10所农民田间学校累计招收学员381人,组织农民活动日168次,培训农民学员6173人次。依托田间学校,示范新品种2.5万亩、各类新技术1.7万亩,辐射推广新品种14.6万亩、新技术5.2万亩。3种作物平均亩增产5.7%以上,亩增收6.2%以上。以通州黄厂铺家庭农场主刘卫东为例,在专家指导下,改畦灌为喷灌施肥技术,小麦亩节水100方,亩产525公斤,增产50公斤,增幅9.9%。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小麦 玉米 品种 喷灌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