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渔药的正确选择配制和施用技巧


选药“四注意”

注意详查病因选择用药前,要请专业人员详细诊断病因。鱼病发生的原因很多,总的来说,有病原、寄主、环境三种主要因素,三个因素相互作用失去平衡,就会引起鱼类发病。要想达到治病的目的,首先应该分析、研究其病因,才能不致贻误病情,及时诊治。

注意合理选药要选择使用经过国家认证的正规渔药生产厂家生产的绿色无公害渔药,选药时详细阅读药物使用说明书,遵照医师的嘱咐,并注意药物生产日期、保质期及使用方法。严禁使用高毒、高残留或具有三致(致癌、致畸、致变态)毒性的鱼药。严禁使用对水域环境有严重破坏而又难修复的鱼药,严禁直接向养殖水域泼洒抗菌素,严禁将新近开发的人用新药作为鱼药主要或次要成分。

注意对症择药掌握了病因,还需对照症状在专业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若是仅靠道听途说的“偏方”或一般性的经验之谈,或听取“水货”鱼医的意见,盲目下药,势必于事无补,还造成浪费,甚至会贻误时机,加重病情。

注意注重药效任何药物均有保质期限,过期鱼药中有效成分易分解或发生化学反应,其功效会大大降低,甚至会产生有毒物质。所以养殖者切勿贪求便宜购买过期药物,或舍不得丢掉过期药物而继续使用,其结果将得不偿失。

配药“两技巧”

渔药加工技巧如化学类渔药的成分单一,所以一般可直接使用于养殖水体,但中草药类渔药是由多味药配合组成,如果直接投入水体或投喂鱼类,就可能出现效果不佳甚至无效的情况,故使用前必须采取原药粉碎或切碎煎熬,或者对鲜药打浆或榨汁使用。使用干中药还要进行泡制,具体方法有开水浸泡和煎煮两种方法。开水浸泡法是把药放入开水中,浸泡10小时~15小时,使其成分充分溶解于水中,用火煮沸后再用温火煎10分钟~20分钟,即形成药液。煎煮法是直接将药煮开后施用。一般常用浸泡法。

混合配药技巧两种药物混合使用时,应先分别溶化后再混合。硫酸铜、硫酸亚铁、高锰酸钾等都应在木桶或木盆中用50℃左右的洁净水溶化;漂白粉、敌百虫等粉剂药物,应先用少量水调成浆糊状,再加水稀释,以免结块被鱼误食。使用漂白粉时,要先测定漂白粉的含氯量,不可使用受潮的漂白粉。使用敌百虫时,要用喷雾器喷雾,喷雾器使用前后都要清洗干净。变质受潮的药物不可施用,各种药物均应现配现用。尤其注意的是象漂白粉与生石灰,硫酸铜与生石灰,敌百虫与生石灰等药物不能混用。

施药“九要领”

施用药物全面均匀施用渔药的方法较多,但要注意药物施用要普遍,不遗漏,不留死角。如遍酒药物时,应注意边角等地区易于错过,造成无药区,施药不全面难于彻底治愈病害;又如内服药应与饲料充分拌匀后投喂,投喂时保证大部分鱼类均能吃到;采用注射法时也应防止有漏“网”之鱼。

注意用药时间和条件采用全池泼酒药物,要选择较好的天气,一般在晴天于上风处泼洒,时间最好在上午10时或下午5时,泼药后应观察2小时以上。另外,气温超过38℃时,害虫停止摄食,此时施药,药液易挥发,且达不到防治效果。又如施用漂白粉,因其效应快,应在鱼发病高潮将来之前使用,效果最佳。鱼用药后1小时~2小时内,人不要离开池塘边,一旦发现鱼严重浮头或有死鱼时,应迅速注入新水。鱼在浮头时或浮头刚结束时不应用药,否则会造成大批鱼死亡。遍洒药物应从上风处开始逐步向下风泼,这样药物较均匀。

把握药物剂量施用药物要对照水面大小及药物使用说明或专业鱼医的医嘱,准确把握药物剂量。有的养殖者由于对养殖水体体积计算不准确,或者用药数量上不标准,造成用药不足或者过量。用药不足,达不到治疗效果,浪费资金;用药过量,超过鱼类耐受程会造成死亡,且浪费投资,还会增强鱼类耐药性,给今后的防治带来困难。

注意用药温度药物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药效有较大差异,水温升高,药物的毒性增强。同时有少数药物对溶解水的温度要求严格,如硫酸铜需60℃左右的温水才能溶化,但温度过高,硫酸铜就会失效。

掌握药物疗程药物必须按防病治病要求投喂一个疗程或待病害杀灭后,再继续施药1天~2天,过早停药,鱼体内病害尚未全部杀灭,容易复活,影响治疗效果,必须稍加巩固。

合理混合用药有些鱼病,病原体往往是寄生虫和细菌并发,或先感染细菌后被寄生虫侵袭,也有先被寄生虫侵袭后感染细菌的,这种情况不可单一用药,可先用漂白粉泼洒,下次再用硫酸铜或敌百虫,或者混合泼施,才能既杀灭细菌,又消灭寄生虫。同时要注意注意病害的抗药性,鱼类病害对长期使用的药物易产生抗药反应,而且随着多次的反复使用,抗药性逐渐增强,故在具体的用药品种上提倡多品种交替使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鱼类 细菌 敌百虫 剂量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