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研究数据会发现,服务业快速增长的背后,新兴服务业——农村电子商务增长尤为迅速。2016年一季度全市农产品网络零售交易额10亿元,占全省总额的42%。农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的销售收入约占销售总收入的10%左右。
这正是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的成绩之一。
1.建立农超对接平台打通农产品上餐桌“最后一公里”
“几个小时,就可以运到成都市民的餐桌上。”在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成都盛沐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分拣中心就在这里,每天,工作人员在这里将茄子、玉米、冬瓜等蔬菜装车。几个小时后,成都市民就能在超市里买到这些新鲜的蔬菜。
农超对接是成都开展国内贸易流通体制改革发展综合试点,为构建全国统一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探索出的经验之一。
郫县唐昌镇战旗村村主任杨勇至今还记得3年前莲花白滞销的情景,当时,“莲花白卖几分钱一斤都没人要,80多亩地产的莲花白烂在了地里。”他说,导致滞销的原因是供大于求。头一年莲花白卖价高,大家觉得行情好,就都去种,结果第二年产量一多价格就跌下来了。
为了方便全村农产品进入城市,解决农户卖菜难的问题,今年,战旗村与成都盛沐源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合作,建立了农超对接平台,每天都要配送蔬菜 30多吨,主要供应分布在成都市的永辉、伊藤、千盛等大型超市以及北、上、广各大蔬菜批发市场,“我们和农户、超市直接对接,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节约了 15%~20%的成本。”据介绍,该模式下,订单式生产也让农户种植蔬菜针对性更强。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市区,结合内贸流通体制改革,成都重点开展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示范点建设试点工作。2016年,成都将城市社区生鲜农产 品电商配送终端设施,比如电子菜箱、移动生鲜农产品提货站等建设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在五城区和高新区范围内建设100个城市社区生鲜农产品电商配送示范 点,着力解决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2.借力“互联网+基地+服务站”水果还未采摘就开始预售
离猕猴桃成熟采摘还有近半个月,在蒲江西来镇两河村,多家村民已经收到了今年卖水果的款——借助一个农村电商平台。
“点开网站,就可以看到很多农户开始预售了。”在蒲江西来镇两河村服务站,成都鲜农纷享物联网互动电商平台已经上线半年左右,这是一个家庭农场直销平台,“农户自己可以在上面开店。”
8月4日,正好有一场电商培训会在服务站二楼举行,附近村的30多名村民代表和干部汇聚一堂,接受农业专合组织合作模式培训。
“我们创新农产品基地、农业专合组织合作模式,为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从种植到消费以及农产品直采直销服务,提高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产品安全可追 溯,增加农民收益,回归良性产业循环。”公司副总经理王强介绍,公司希望借助网站,通过村级服务站的功能强化,让农场主主动参与到市场竞争中,通过标准化 管理,专业化服务,逐步建立自我品牌意识,提升品牌价值。
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互联网+基地+服务站”是成都内贸流通体制改革的创新模式,该模式改变基地农产品“单打独斗”的产销方式,引入现代企业 管理模式,推动产品品牌打造,促进基地发展从生产拓展至流通、消费全产业链的电商应用,扩大体验式消费比重。目前,尚作有机、买够网、成都本味等本地电商 企业对接发展生产基地达到60余个。
3.打通双向流通渠道一个村诞生30余家电商
蒲江县水口村今年添了一项新事物,村口一间单独的“水口村电子商务服务站”让村民觉得很新鲜,“在农村网上购物也很方便了,快递送到服务站。”而更 让村民欢喜的是,自家种植的农产品,在网上接了订单,可以在服务站发货。电子商务服务站真正打通了“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渠道。
在服务站的隔壁,一家007连锁超市兼顾了配送网点、电子商务代购、提货等服务功能,推进实体店和虚拟店的融合发展。
水口红合作社理事长赵兴丽是这一切的开创者。2010年,27岁的赵兴丽被选为蒲江县大兴镇水口村村支部书记。2011年6月,赵兴丽和村民达成共 识,水口村坚持“一村一产业”,主要发展柑橘。为了种植出更优质的柑橘,赵兴丽用了两个月,带领村民完成了全村1500多亩柑橘树种的改良。2013年, 她为水口村的柑橘注册商标“水口红”。在带领村民致富的同时,赵兴丽自己研究起电商,微信、网站、社区等都成了她的销售渠道,目前,已经与京东、电信天府 云商、易田电商等知名电商平台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建立水口村电子服务站,打通“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渠道,“全村2753人,有30余家做电 商,2015年线上销售量达300万斤以上、销售额达到1288.35万元。”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9/hq_17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