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形势全力做好麦播各项工作
今年全省夏粮生产在遭遇多重自然灾害影响下,总产仍达到695.36亿斤的历史第二高位,秋粮生产形势基本平稳,为全年粮食持续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小麦备播有诸多有利因素:一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向明确。面对农业发展新形势、新挑战,全省农业结构调整暨三秋生产现场会议提出,以“尊重农民意愿、遵循市场导向、发挥比较优势、促进融合发展”为原则,扭住关键、发展“四优”,推动“四化”,重点以发展强筋小麦和弱筋小麦为引领,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推动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自我省启动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以来,已在全省粮食核心区建成高标准粮田5026万亩,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抗灾减灾能力不断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三是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各地集成组装了一批适宜不同区域、不同产量水平的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融合、优质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积累了应对干旱、低温冻害等多种自然灾害和动员全社会力量抗灾夺丰收的经验和能力,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与高产创建示范带动作用日益明显,万名科技人员包万村工作常态化,使全省小麦生产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四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市场供应充足,价格总体平稳。五是受8月初持续高温天气影响,部分地区预计成熟收获期较常年提前,麦播整地时间充足。
但今年麦播还面临一些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今年部分地区小麦因灾减产,秋作物部分地区也遭到灾害性天气影响,加上粮食市场价格偏低,农民种粮收益整体降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麦播投入积极性。二是今年小麦收获期连续遭遇降水过程,部分种子出现萌动,发芽率和发芽势降低,极易因整地质量不高、旋耕地块镇压不实、播种过深等原因,出现出苗不齐、缺苗断垄、苗黄苗弱等现象,加之农民使用自留种现象普遍,明年品种混杂、种性退化现象可能加重。三是部分地区连年实行旋耕、浅耕,使犁底层上抬,耕层变浅,影响根系深扎,秸秆还田后耙压不实现象普遍,透风跑墒,易受旱受冻。四是近年来土地流转规模不断扩大,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粮食种植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秋作物收获腾茬相对较慢,小麦晚播面积加大;部分地区因秋收腾茬早可能出现抢墒早播现象,对培育冬前壮苗不利。五是目前部分地区已经出现墒情不足,据气象部门预测麦播期间降水偏少,抗旱种麦可能性加大。
针对今年麦播出现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早准备、早动手、早安排,因地制宜地采取针对性措施,努力提高整地播种质量,切实打好麦播基础,赢得夏粮生产主动权。
狠抓关键技术落实全面提升麦播质量针对今年秋播形势,各级农业部门要紧紧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主线,以发展优质小麦为着力点和工作重点,在稳定麦播面积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优化品质结构,优化种植模式,优化栽培管理,对接市场需求,开展优质订单生产,落实节本增效技术,切实提高整地播种质量,为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优化品种区域布局,因地制宜推广良种
今年秋播品种布局利用的总体原则是,以高产、优质、高效为目标,以抗灾、避害、稳产为重点,因地制宜、科学布局,做到主导品种明确,搭配品种合理,良种良法配套。各地应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地力等生态条件、种植制度和产量水平等情况,科学选用良种,为实现小麦稳产、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奠定基础。
豫北麦区:重点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种植郑麦366、新麦26、师栾02-1、丰德存麦1号、怀川916、周麦32、丰德存麦5号等强筋品种。早中茬种植矮抗58、周麦22、百农207、中麦895、周麦16、众麦1号等品种;晚茬种植众麦2号、周麦23、偃展4110等品种。
豫中麦区:早中茬种植周麦22、百农207、矮抗58、周麦27、郑麦379、豫麦49-198、郑麦7698等品种;晚茬种植平安6号、周麦23、兰考198、洛麦24等品种。
豫东麦区:早中茬种植郑麦7698、周麦22、百农207、周麦27、中麦985、郑麦583等品种;晚茬种植众麦2号、周麦23、兰考198、怀川916、漯麦18、开麦20等品种。
南阳盆地麦区:偏南部区域以兰考198、先麦10号等弱春性品种为主,搭配西农979、许科316等半冬性早熟品种;北部地区以西农979、衡观35、许科316等半冬性早熟品种为主,搭配郑麦9023、郑麦7698、兰考198、宛麦19、先麦12、漯麦18等弱春性品种。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9/hq_16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