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互联网+”助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尽管消费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业农村引入了品牌营销、信用认证、支付结算、物流配送、质量溯源、金融信贷等优质服务资源,并在部分地区形成了若干农业电子商务经济体,但随着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地理分散的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将进一步实现互联互通,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成为虚拟家庭农场、虚拟农民合作社、虚拟农业企业等网络节点,下一步“互联网+”将对打通农业全产业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培育虚拟农业产业集群发挥着更大的作用。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与二三产业发展融合,在传统横向电子商务的基础上,纵向电子商务将在整合全产业链各个环节方面释放巨大的发展潜力,目前以C2B为代表的新兴农产品电子商务正在出现,将推动农产品销售的互联网化进一步向农产品生产、流通、加工、储运、服务等全流程延伸,最终形成以“农业虚拟产业集群”为表现形式的第六次产业。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与县域经济发展融合,并催生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电子商务园区,以县域为单元形成农业信息经济。

  “互联网+”筑牢以云网端装备现代农业的新基础

  尽管我国农村信息化环境不断改善、农业信息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但全国仍有5万多个行政村没有通宽带,拥有计算机的农民家庭比例不足30%,还有70%以上的农民没有用上互联网,农业大数据、农业物联网、农业机器人等在农业生产领域的应用大多停留在试验示范阶段,缺乏用得起、用得好的农业智能装备。下一步要把基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智能装备、数据服务引入农业生产经营与管理服务,重点发展“三张网、一朵云、一个端”。第一,铺好农村互联网、物联网、进村入户服务网“三张网”,依托宽带中国战略重点解决宽带村村通问题,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加快宽带网络向自然村延伸,围绕水稻、玉米、棉花、奶牛、水产、蔬菜、花卉等领域,选取农产品主产区、垦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推广物联网应用,依托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加快推进全国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把村级信息服务站所需的电子商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便民生活设施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统筹考虑。第二,发展农业云,在各地现有农业生产经营数据中心建设基础上,整合构建国家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鼓励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电子商务企业、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建立区域性、行业性专有云,部署实时应用为主的中小型数据中心。第三,推广适应农业农村发展需求的智能终端,加快研发和推广适合农业需求的智能终端与设备,推动设立农业智能终端购置补贴制度。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传统农业 数据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