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2016年全国马铃薯生产指导意见


  (三)生产情况

  本区是我国重要的马铃薯主产区,栽培水平与降水量、灌溉条件相关,单产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尤其甘肃、宁夏是马铃薯生产适宜区。种植模式为一年一熟,一般4月底-5月中旬播种,9月中旬-10月中下旬收获。马铃薯是当地重要的粮食作物、饲料作物和经济作物,以鲜食消费为主,加工薯片和淀粉为辅。由于地形复杂,地块较小,生产以一家一户为主,生产规模小,旱作区机械化生产程度较低,灌溉区基本实现中小型机械化生产。制约马铃薯高产的因素是,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机械化水平低、机种机收不足10%,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等病害发生面积大、危害重。

  (四)技术路径

  在以甘肃为主的中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重点发展高淀粉和优质菜用型品种;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北疆盆地和河西沿山冷凉地区,重点发展专用薯品种;在南部高寒阴湿区及东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重点发展优质菜用型品种。通过推广先进的无公害栽培技术,提高生产水平,改善产品的外观品质与营养品质,树立品牌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

  ——关键技术。集成推广脱毒种薯+覆盖种植+机播机收+科学储藏的技术模式。一是推广晚疫病防治技术,集成脱毒种薯、药剂预防、统防统治,以及垄作密植、合理轮作栽培等技术,促进马铃薯稳产高产。二是推广地膜覆盖、膜侧种植、膜下滴灌、残膜回收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率。三是集成机械深松旋耕、覆膜、播种、收获等环节综合机械作业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

  ——耕作模式。主要有马铃薯—玉米(油菜)轮作,马铃薯与玉米、杂粮等作物套作。

  四、中原二季作区

  (一)区域范围

  本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南,华北平原黄河下游段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河北省中南部,北京市、天津市、山东省、河南省、安徽省、浙江省、江苏省、上海市全部和湖北省北部、湖南省东部。

  (二)自然条件

  本区属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8-18℃,冬季寒冷。其中,华北平原段农作物大多为两年三熟,南部一年两熟,年降水量550-7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马铃薯生长季节,尤其是春作马铃薯生长季节降雨极少,终霜迟,初霜早,适合马铃薯春秋二作的栽培季节较短;长江中下游平原段,一年两熟或三熟,无霜期210-270天,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集中于春、夏两季,降雨分布也较均匀,气候湿润,阴霾天气多,日照不足,但终霜早,初霜迟,春秋二作的栽培季节长,可弥补日照不足;湖北江汉平原降雨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趋势;湖南省东北部气候温和,热量充足,降水集中,春温多变,夏秋多旱,严寒期短,暑热期长。

  (三)生产情况

  本区马铃薯为春秋二季作,以春播马铃薯为主,秋播马铃薯为辅。春播马铃薯一般1-3月播种,4-6月上市。秋播马铃薯8-9月种植,11月至翌年2月前后上市。上市时间正好补充南北方市场空档,价格优势明显,在调剂南北方菜用薯淡季市场方面具有独特的区域和季节优势。

  (四)技术路径

  华北平原适度发展早熟马铃薯,拉开收获上市时间。华中地区以山区、丘陵和平原盆地为主,山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可发展马铃薯种薯和加工原料薯生产;平原地区种植早熟马铃薯,作商品薯。湖北、湖南可重点利用冬闲田发展马铃薯生产,不与小麦、玉米和水稻三大主粮抢水争地,形成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技术。选用早熟品种,如费乌瑞它、中薯3号、中薯8号、早大白、中薯5号等。出苗前管理以增温为中心,平原地区早熟马铃薯采取地膜覆盖、小拱棚+地膜、大棚(三膜)栽培,湖南、湖北可采用马铃薯稻草覆盖(包芯)免耕栽培技术。栽培方式以深沟高垄栽培为主,并强化脱毒种薯应用,建立秋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等。

  ——耕作模式。华北平原主要有马铃薯—玉米—蔬菜、马铃薯—玉米—马铃薯、马铃薯—玉米间套作等方式。湖北和湖南主要有马铃薯—水稻轮作、马铃薯—玉米轮作,以及马铃薯—玉米间套作等。

  五、西南混作区

  (一)区域范围

  本区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等省(区、市),以及湖北西部、湖南西部、陕西南部。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轮作 品种 玉米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