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中旬以来,国内猪价自东北开始加速下行,然后是华北、西北,最后蔓延到整个南方地区,到10月末累计跌幅相比8月下旬高峰期达到10%以上,每斤平均下跌1元左右。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由于养殖成本下降,消费需求不振,购销相对清淡,目前猪价整体回调符合市场规律,属于正常反应。但随着冬季消费旺季的到来,南方做腊肉的需求拉动,加之产能难以很快恢复,供求缺口依然存在,后市猪价仍会在高位区间震荡运行。
多重因素作用,行情高位回调
自今年4月生猪价格触底反弹后,一直延续上行态势,在7、8月份的传统消费淡季里更是逆势上扬,一举突破价格新高。但9月份以来,虽然有中秋、国庆的双节效应,但猪价并没有如期大涨,反而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调,“十一”过后更是跌跌不休,这让许多养猪人心生诧异,近期一直在出栏与压栏间徘徊,在涨价与跌价间纠结。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节后猪价高位回调符合往年市场规律,但当前下行速度之快、幅度之大,系多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如养殖成本降低,终端消费疲软,替代品低位,进口肉的冲击,导致屠宰厂收购相对谨慎,市场观望情绪加重,购销相对清淡,不仅掣肘猪价再攀新高,而且促使其高位回调。
第一、饲料原料成本下降,间接拉低猪价。10月以来,国家对玉米临时收储价格下调到每斤1元,市场上玉米价格比去年同期低15%左右,豆粕价格同比下降18%,育肥猪配合饲料价格同比下降6.5%。由于饲料成本降幅较大,尽管猪价下滑严重,但目前猪粮比还在8.5左右(通常来说,猪粮比6.8是生猪养殖的盈亏线),生猪价格还属于高位盘整,养殖利润依然可观。
第二、消费动力不足,替代作用增强,导致“逢节必跌”。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份CPI为1.3%,较8月份的2%下降0.7%,主要受到猪肉及蔬菜水果价格下行的影响。因实体经济持续低迷,消费水平下降,使国内食用农产品价格指数不断探底,导致对猪肉替代性较强的鸡肉和鸡蛋价格大幅走低,替代作用明显增强,对猪肉消费和市场价格形成双重打压,致使节日效应逐渐弱化,甚至出现“逢节必跌”的反向局面。
第三、收购屠宰量下调,购销相对清淡。农业部数据显示,1~9月定点屠宰量累计15381.45万头,相比去年同期减少2042.14万头,降幅达到11.72%。2014年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占到整个社会屠宰量的32%,但是2015年三季度这一比例已降至28.8%。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生猪价格偏高,大型屠宰企业终端产品售价维持高位,但是走货偏慢,抑制了生猪收购的需求;同时,受猪价上涨及屠宰量下降的影响,屠宰厂和供应终端盈利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第四、存栏量有所上升,压栏大猪集中抛售。据农业部发布的消息,9月份生猪存栏环比上升0.6%,为自7月份以来持续三个月上升,目前已升至3.88亿头。表明因生猪价格上涨,养殖利润好转,补栏增加,生猪存栏开始上升,阶段性出栏增加。
由于前期生猪价格高涨,增强了部分养殖户的压栏信心,不少人都认定中秋、国庆“双节”价格一定会好,将本应出栏的大猪囤于圈内,导致300斤以上的压栏大猪增加。结果造成了节日前后不得以集中出栏抛售,进一步促使猪价下行。
猪价回归理性,有利产业发展“近期,尽管生猪价格确实走低不少,但是养殖成本也在下降,因此,经济效益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8月份生猪价格冲到高点时,我不但没有高兴,反而一直处于担忧之中,目前价格回落了,心里反而踏实很多。”一位猪场负责人说。调查中,许多业内人士都有同样的观点。养殖领域过份追逐暴利,必然大起大落,这对养殖业和消费者来说都不是件好事。只有保持理性心态,科学谋划,促进产业平稳发展,保持合理利润才是可持续的。
我国养猪业受各种因素影响,生产成绩一直不稳定,加之市场频繁波动,猪价如过山车般恶性循环,养猪业可以说是一个在刀尖上跳舞的高风险行业,而稳定利润、可控风险也一直是业界不断探寻的目标。回首过去10年,规模化养猪业一直被提倡,但始终没有成为主力军,家庭牧场和中小散户仍然贡献一半以上的出栏量。但在每一个行情低谷过后,我国养猪业规模化水平都会再上一个新台阶。2014年以来,中小散户大量退出、规模养殖业比例上升就是最好的例证。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5/hq_164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