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东北地区新玉米已经陆续上市,笔者深入一线调研发现,过低的市场收购价格,除给农民增收带来直接影响外,还倒逼明年种植业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土地流转步伐,这不失为在逆势中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低价影响农民增收当前,黑龙江省哈尔滨地区的新玉米已零星上市,30%~34%水分的玉米棒收购价格在0.29~0.32元/斤,30%~33%水分潮粮收购价格在0.44元/斤左右,折14%水分三等玉米收购价格在0.675元/斤左右,与上年同期0.85~0.90元/斤价格相比较,下跌了0.18~0.20元/斤,每吨玉米减收350元左右。在高库存压力下,玉米市场价格很可能持续 低位徘徊。
供大于求迫使收购主体观望按照市场化改革的要求,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积极工作,组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民营收购库点以及经纪人队伍都已经做好了玉米收购前的各项准备。但是,受酒精、淀粉等玉米加工下游不畅通的影响,较大型的加工企业没有启动大批量收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和民营库点也不敢贸然出手收购。
无粮可装对今年新投资建设仓储设施的企业负面影响较大,目前仅有少数的农民合作社、个体收购的经纪人进行小量收购,一部分周末就近就地加工饲料、酿酒等自用,另一部分采取以销定购的办法,持观望态度用于粮食贸易。根据现在的市场价格保证 现有容仓装满后将不再收购,待市场行情稳定后,再择机收购。
在逆势中寻求出路笔者认为,今年玉米特殊的收购形势应当引起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的高度重视。一方面,要防止元旦前后发生“卖粮难”“憋粮”现象。密切关注种粮农民、市场化收购主体的动态情况,监控市场价格和行情,及时反馈准确信息,为上级决策提供依据。同时,指导和引导农民科学储粮,防止“地趴粮”现象,减少生霉、腐烂、坏粮问题,保证玉米品质。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产销合作,促进玉米精深加工产业发展。组织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拓展业务范围,采取与大型加工企业合作代烘、代储等形式,增加企业收益。
另一方面,要采取综合措施,推进 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尽快出台拨付玉米种植补贴,缓解农民玉米种植收入大幅缩水矛盾。要适时加快推进种植结构调整和农村土地流转步伐。过低的玉米价格必将引发明年农民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受传统生产习惯、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农民一时间还难以找到经济效益较高的作物。同时,如果全部种植统一的作物,又会带来量增价低的状况。为此,政府应该主动发挥引导和服务职能,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步伐,通过发展壮大专业种植合作社,把土地集中到种田大户手中,促进集约化生产、高效化运营,保证土地所有者、种粮大户、专业种植合作社共同获利,以保障粮食市场化改革需求。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5/hq_1618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