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临夏州畜牧业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产业地位不断增强,已成为全州农村经济的主导、特色经济的基础和农民增收的优势产业。2013年,临夏州存栏羊140.28万只,肉羊出栏90.82万只,按0.5%发病死亡率计算,年损失0.45万只,按每公斤羊肉50元、每只羊20公斤计算,损失450万元,若发生传染病将是毁灭性损失。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人们对畜产品的需求量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畜牧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标准化转变。然而,我州又是炭疽等动物疫病的老疫区,若发生传染,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并且绵羊痘、羔羊梭菌性痢疾、巴氏杆菌病、寄生虫病的发生也会给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因此,建设标准化规模养羊场,提升疫病防控能力,降低疫病风险,使防疫制度化、规范化,可保障畜产品有效供给,提升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一、良好的饲养管理是有效控制羊病的基础
1.加强组织管理
成立由兽医专业人员组成的羊疫病综合防控技术领导小组,与上级主管部门加强沟通联系,确保筹集资金、制定防疫计划、落实防疫制度等工作的落实,以提高养殖场疫病防控能力,有效预防、控制严重危害养殖业发展的主要疫病。制定相关防控技术,防止外来羊病进入,降低羊疫病带来的风险,以提高经济效益。
2.严格日常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认真做好羊舍、饲料、饮水和饲养用具的卫生管理工作,保持羊舍的清洁、干燥、通风。严格执行消毒灭源和粪便、污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对发病羊坚决隔离,不明死因羊严禁随意解剖、食用或任意丢弃和销售,应进行严格的无害化处理。按建立好的程序及时进行免疫和驱虫工作。并适时做好灭鼠、灭虫工作。
3.加强饲养管理
保持较高品种的日粮和优质水供给,使羊只处于良好的营养状态,从而具有较高的非特异性免疫力,这是羊病得以防控的基础。如果饲养不当、饲草料过于单一、草料发生霉变、长期饲喂粗硬难以消化的牧草、营养物质缺乏或过剩,均可能引发羊病。同时,应严格控制饲养密度,过度密集的羊群容易恶化环境,积累病原,提高羊患病的概率。
二、传染病防控
加强规模养羊场传染病防控工作是规模养羊成功的重要一环。通常传染病流行快,对羊群的危害较大,羊场一旦发生疫病,就会严重影响羊场的发展,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规模养羊场对传染病是“防大于治”。疫病防控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传染源
发病羊只、隐性感染羊只、非典型症状羊只立刻隔离,粪便、垫料、垃圾、污物每天清理后应远离饲养区的下风处堆积发酵,对病、死羊只进行焚烧或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以便控制传染病的蔓延。
2.传播途径
针对传播途径的预防措施,归根结底就是切断病原体继续传播的途径,确保羊群安全。
3.饲养管理
科学喂养,精心管理,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是预防羊病发生的重要措施。要做到:分群饲养,按品种、年龄、饲养目的、体质强弱等分群饲养;加强饲养卫生和合理饲喂,即重视饲料、饮水卫生,不喂发霉变质、冰冻及被农药污染的草料,不饮死水、污水,使用饲料种类力求多样化并合理搭配与调制,使其营养丰富全面,同时,保持羊舍清洁、干燥,注意防寒保暖及防暑降温工作。
4.环境卫生
羊舍、场地及用具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清除圈舍、场地的粪便及污物。老鼠、蚊、蝇等是病原体的宿主和携带者,能传播多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应当清除羊舍周围的杂物、垃圾、乱草堆等,填平死水坑,认真开展杀虫灭鼠工作。定期用消毒药进行消毒,以杀灭环境中细菌和病毒,减少寄生虫,预防疾病的发生。建立定期消毒制度,大门口设立消毒池,池内保证有效的消毒药水。在正常情况下每星期消毒1次,疫病发生时每星期消毒3次以上。消毒药可用生石灰、烧碱、有机氯制剂、络合碘、季铵盐类等,对不同的场所进行消毒。具体消毒程序是清除场内各种污物,用流水把场内冲洗干净,再用消毒药喷洒消毒以保证消毒效果。
5.严格引种检疫
羊场实行自繁自养,可避免引进羊时带进各种传染病,若必须从外地引进羊只时,应做到不从疫区购买,买入后要隔离检疫1~2个月,确认健康无病,才可与原来羊场中羊只合群饲养。隔离检疫期间,尤其从农户、集贸市场购入的,应对羊常发的几种主要传染病进行预防接种。从国外引进优良品种时,除加强口岸检疫外,入场前还应隔离检疫,发现病羊时立即严格处理。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4/hq_160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