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笔者走进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回虎村的竹荪种植基地,只见楠竹林里的林间空地上,随处可见一片片白色的农膜盖着一厢厢新种下的竹荪。
“9月下旬播种的菌种已经发出98%的菌丝了,长势好得很。”种植户先立贵随手揭开薄膜检查后说,“我们采取的是在竹林中掏窝定植的方式进行栽培的。”今年6月,他就在纳溪区当地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在村里流转了150亩楠竹林规模种植竹荪。只要先在窝里垫上砻糠,再按比例撒上竹荪菌种,然后盖上土、铺上塑料薄膜就可以等着收获了。
“林下种竹荪,不仅节约了土地,也节约了成本,促进农民增收。”纳溪区经作站站长陈永福告诉笔者,今年,纳溪区开始推广楠竹林下规模套种竹荪,有效解决了食用菌生产的“菌田矛盾”。他说,当前人工栽培竹荪普遍以大田棚栽为主,需要搭建荫棚,而且竹荪不能连作,一般种植过的田块要轮种其他作物3年以上才能再次作为竹荪栽培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而在竹林下套种竹荪,不仅节约了耕地资源和搭建荫棚的劳动量,而且增效明显。同时,栽培后的废菌糠回归土地,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
先立贵说,根据其他地方已成功探索出的楠竹套种竹荪增收技术来看,1亩地可收鲜竹荪350公斤,干竹荪70公斤,按照干竹荪每公斤400元计算,每亩可收入2.8万元,农民可获纯利润1.5万元左右。
“虽然竹荪的经济价值高,但是种植竹荪的成本也很高,1亩地需要将近1万元,可能会让部分农民望而却步。”先立贵说,基于这种情况,他采用了“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竹荪种植。“因为竹荪不能连作,所以我们下一步将结合林下养殖和中药材种植一起发展,发挥竹林的最大经济效益,让更多农民早日走上‘靠竹吃竹’的增收致富新路。”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24/hq_1597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