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以绿色信息技术引领生态农业发展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与其他文明时期不同,生态文明时期将生产力从“机械力”提升到“再生力”,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一、生态文明建设新机遇和生态农业发展新方向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面临双重困境:一方面,工业化发展引发了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另一方面,我国能源资源日益匮乏,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差甚远。同时,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从淡化GDP增速到保障改善民生,从节能减排到绿色低碳发展,从自主创新到战略性新兴产业,从城镇化到农民工市民化,从城乡统筹到区域协调发展,从外需到内需等新变化、新特点和新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生态农业发展明确了新方向。

  农业是我国三大产业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早在北魏时期,《齐民要术》中就提出“顺天时,量地力,则用力少而成功多”。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是生态文明建设物化的有形而庞大的载体,具有综合性、多样性、高效性、持续性的特点。生态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生动、广博和持续的实践,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绿色信息技术支撑生态农业新发展

  当前,全球农业进入一个新纪元,不仅继续发挥其保障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传统功能,而且还将担负起为缓解全球能源危机提供再生能源的能源功能和改善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为人类生存提供优美环境的生态功能等新的历史使命。随着农业功能升级,对科技创新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必将掀起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竞争。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各地农业部门紧紧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信息化投资规模逐年增大,中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呈现出了稳定、健康的发展态势。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农业发展具有了高效率、高产量、高收益、信息化、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等优势,同时也存在着土质变差、排放增多、耗能加大、污染增高等问题,与农业本身的高排放结合在一起,情景不容乐观。

  首先,在农业各环节都有大量碳排放,且逐年呈上升趋势。据调查,生产1吨氮肥将会排放出约6吨的CO2;农药、化肥的利用率不超过30%;土壤圈是生物圈中最大的碳库,有机碳量占总碳量的3/4;耕地释放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

  其次,信息技术的应用也对环境产生影响。据调查,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能耗产业,2007年我国IT产品总耗电300~500亿度,约相当于三峡电站一年发电量;为维持全球电脑正常运行,每年增加排放约3500万吨废气;201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能比2007年增加1倍,按此速度,20年内将增加100倍。

  鉴于此,如何正确、合理、科学地运用信息技术支撑与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已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亟待破解的问题。

  绿色信息技术是指在整个信息服务的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贯彻节能环保方针,满足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具备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和低污染等特征的信息技术。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今天,绿色信息技术等下一代新型信息技术在生态农业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破题的关键。

三、以绿色信息技术引领生态农业智慧前行

  以绿色信息技术引领生态农业智慧前行,应该强调做到:

  1.全方位树立绿色意识。生态农业建设要求政府、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农民等相关人员都要树立绿色意识,明确采用绿色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反思生产实践中带来的生态影响,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培养绿色、环保、低碳、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行为,形成全社会倡导、传播、践行绿色信息技术的良好氛围,达到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双赢的经济发展要求。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生态农业 可持续发展 农业发展 温室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