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新兴产业效益明显“8+2”成为正在吕梁特色


  完善联接机制。龙头企业由以前的单纯加工开始转向产加销一体化经营,积极参与到基地建设、生产资料供应、技术服务等多个产业化环节。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超市+公司+农户”、“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绿色杂粮、绿色马铃薯、食用菌、林下经济产业全部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生产订单,产品由企业全部保价回收,全市实行订单生产的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达到40多个;企业通过流转土地,扩大基地规模,农户进入企业,参与生产,获得了土地租金和工资双重收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链接更加紧密,产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明显提高。交城香树林生物科技公司和文水瑞驰景田科技公司通过集中流转土地,同时又雇佣农户参与生产,增加了农民收入。

  创新金融服务。为了解决龙头企业融资难问题,我市农业部门和建设银行吕梁分行合作开展了“8+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助保贷”业务,成立了助保贷工作领导组,市政府拿出3000万元助保金,临县、柳林、方山、汾阳、孝义、岚县、交城、离石等8个县(市、区)为52户龙头企业发放了2.2亿元贷款,交口、中阳、石楼、文水、兴县正在筹措政府风险金开展前期工作,前期启动的临县、柳林、方山、岚县、汾阳、孝义6个县市获得了省级助保贷奖励资金3000万元。为了加强核桃种植户抗灾能力,中阳、孝义采取政府补贴、群众自愿参与的方式,启动了3.8万亩核桃保险业务,孝义还启动了蔬菜保险,柳林启动了3万亩红枣保险,降低了枣农因裂果、烂枣造成的灾害损失。

  随着“8+2”农业产业化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雏形正在形成,呈现出产业特色化、布局区域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农民组织化、产品品牌化同步发展的格局,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全市6万亩核桃标准化示范园,涉及的5279户农民户均收入1.3万元,人均3000多元;5.3万亩绿色谷子亩均收入2000多元,参与的7450户户均收入1.6万元,人均4000元;林下大豆亩均增收625元;林下一年生中药材亩纯收入1500多元;1.8万头黄牛改良后,涉及的1.4万户养殖户每头牛增加收入4000元;设施蔬菜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亩均产值达到2.8万元,纯收入超过2万元,一些新的甜瓜西瓜品种亩均收入超过5万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马铃薯 土地 核桃 蔬菜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