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探寻“中华第一稻”传奇的背后


  皇家御膳 流芳千年

  一方响水印,古今多少载,都付历史往事中。响水米的得名,源于一次搭救,更源于一次感恩。

  公元696年,渤海国国王大祚荣,战伤中箭落马,随流水漂至宁安渤海镇附近的一个村庄。恍惚间被人救起,疗伤数日,渐渐康复。清醒后方知是附近村民出手搭救,并每日用一种白润如玉般的大米熬粥煮饭助他快速恢复体力。伤好后,大祚荣感激涕泠,临别前道:“待大业完成,定回来定都于此,以报此地再生恩德”。 公元698年,大祚荣再次回到渤海镇,建都于此。当吃到白润如玉般的米饭时,忙问乡人此米如何称呼?乡人只说不知。是夜,大祚荣彻夜难寐,辗转反侧,忽闻窗外传来清脆的水泡声,上下反复,周而复始,“串串气泡,轻轻响声,清脆神秘,不知所踪”,大祚荣喜出望外,谓之“响水”。次日,大祚荣便召农户在此地域种植此水稻,并将这种米命名为“响水米”,响水贡米,由此得名。

  盛名之下定招人羡。品质独特的响水米得名之后招致大唐窥觑,以巩固疆土之名出师渤海国。

  据北宋欧阳修主持编撰的《新唐书·渤海传》记载,唐代渤海国时期,渤海地区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水利灌溉和水稻栽培技术。公元698年,武则天剑指渤海国,称其拥兵自重,不向大唐称臣,恐不利大唐为由,遂进军宁古塔,实为渤海国之响水米而战。兵战七年,渤海国大败。并将有着米中珍珠之称的响水米贡奉给大唐。此后,响水米年年进贡朝廷。这是中国正史中最早载入史册的贡米,亦可称为世界上第一个有品牌的大米。

  悠久的历史是响水贡米深厚的文化积淀,而其能经久不衰则得益于这一地区独特的气候、土壤、水源和空气。

  天赋潜质 大自然的恩宠

  北纬44度,地球气候中的极寒地区,一个按照常理认知绝不可能孕育水稻的地方。但大自然的力量却往往出人意料,钟灵毓秀的关东生态环境,不但在1300年前就让这里成功地种植出了稻米,而且传承千年依然美誉如初。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

  (响水贡米灌溉水源-镜泊湖)

  响水贡米生长的土地为亿万年前火山爆发出的岩浆凝结成的熔岩石板地,上面覆盖着一层10-30厘米厚的土壤,由于年代久远,腐烂的枯枝落叶,形成了一层微量元素丰富、土质肥沃的黑色腐殖土。响水贡米的自然灌溉水源来自世界第二大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水质纯净、清澈、无任何工业污染。加之其瀑布落差使得水撞击产生大量负氧离子,因此湖水中含有丰富的钙、锌、铁、碘等人体所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促进水稻生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使贡米的口感和营养更佳。加之石板地为多孔状结构,矿物质蕴含丰富,通透性好,同时易于贮存热量,白天积存的阳光热量在夜晚不断散发,因此稻田的地温、水温要比一般稻田高出2-3摄氏度,对于水稻的根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水稻吸收营养充分,成熟度极高。

  天赋之力,自然章法。灵山秀水的关东地域,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共同孕育出响水贡米的神奇魅力,成为响水贡米享誉千年所依存的自然密码。

  工艺之道 维念物力维艰

  脱俗的气质源于生态环境的独特,而工艺的先进和复杂则如锦上添花,成就了响水贡米的珍稀和高贵。

  每一粒响水贡米从选种之初,就历经层层把关,不断优化,直至精选出最优品种。可谓贡米三千,只选一颗。在加工环节,为确保稻米的优异品质,减少加工环节的污染。响水集团引进了日本佐竹公司和瑞士布勒公司最先进的大米加工设备。每一颗响水贡米的诞生,都要经历一场残酷的竞争。轻碾多级、高像素CCD红外线色选,层层磨砺,颗颗精选。自然通风降水、保温钢板仓,锁定水稻平均水分14.5%;从粮食入仓到加工生产,实行全自动智能化控制,最大限度保证贡米原粮品质。

  从选种到种植,从收获到加工成米,对品种的精选,对工艺的苛刻,从根本上决定了响水贡米的纯正血统,成就了响水贡米的原味品质,同时也造就了她独特的口感,保障了丰富的营养不流失。

  高贵品质 始终如一

  好气候、好土壤、好水源、好空气、好种子、好工艺——诸多优质条件在这里珠联璧合,使响水贡米既保持了自己的地域性特征,又具备了普通大米难以望其项背的好口感、高营养。其米粒青如玉,晶莹透亮,质重如砂。煮粥浆汁如乳,蒸饭油亮溢香;入口韧劲十足,闻之清香扑鼻——观如羊脂美玉,品味甘醇柔韧。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水稻 大米 微量元素 精选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