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清宫御医看病常用的那几把刷子


 

  如乾隆朝十五阿哥福晋于乾隆40年9月14日所用之清解和中汤内就用了枳实、酒军、厚朴各一钱五分。又如嘉庆朝二阿哥福晋“原系停饮受凉之症”,治疗后,“胸闷疼痛渐减,惟里热未净”用调中润燥汤(油当归三钱,火麻仁三钱,郁李仁二钱,杏仁二钱,酒川军二钱,次生地三钱,生甘草五分,焦楂三钱,炒枳实一钱五分,引蜂蜜一茶匙,兑服),方中寓承气意,次日见好;后再加元明粉一钱五分冲服调理,“翌日诸症具好”;最后“用保和丸避风缓缓调理”。说明疗效突出。

 

  清宫通腑治法亦用于妇科月经病及幼科病。因大黄不仅可入气分调气止痛,且可入血分以推陈出新,宫中妃嫔多用之者。如咸丰朝贞贵妃于咸丰二年六月以“荣分未行,冲任之脉闭塞”配活血通经丸常服,方中用了酒军及玄明粉。通腑法之用于幼科,如宣统三年七月,御医张仲元以溥仪“郁寒化热,以致肠胃燥结……周身皮肤发热,口粘而渴,有时躁汗,腹中闷胀,身肢懒倦,谨拟古方调胃承气汤调理”,在此之前,还用过一捻金及酒军等;后因结合治疗谵语加清热化燥法而好转,时溥仪仍居紫禁城,年仅五岁余。

 

  除承气剂外,其他通腑方也多所应用,如道光朝孝慎成皇后以“膈间痰热,胸胁胀闷,夜间少寐,用药调治,诸病渐减,惟痰热尚盛”,“议用控涎丹五丸调理”。御医张新、苏钰等处方为:“大戟三钱面裹煨,白芥子三钱姜汁炒,甘遂三钱醋炒,共研细面,姜汁枣肉为丸,如桐子大”。应用次日,诸病渐减。按:控涎丹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又称子龙丸或妙应丸,通腑逐水力大,笔者曾以此方治肝硬化腹水有效,但以饭后服用为宜。

 

  凉膈散为《局方》中之著名而有实效之通腑泻火、清热解毒方剂,清宫中亦甚常用。如咸丰皇帝之激嫔于同治三年十二月以外感后“胸满头眩,咽嗌肿痛,身肢酸软,时有烦躁”,御医冯铨处方凉膈散加味治疗。又如道光朝之顺常在,于道光十七年十月二十三日以“肺胃热盛,处受风凉……服过疏解柴葛等汤,牙龈溃破出脓,咽喉肿痛俱减,惟温热未净”,御医回清泰予“内服加减凉膈饮,午晚二贴,外仍吹牛黄散调理”,获明显效果。

 

  一捻金亦通腑泻热良方,出自《古今医鉴》,亦见于《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由大黄、槟榔、二丑、朱砂、党参、金箔组成;清宫配方,则由人参、牛黄、二丑、槟榔、生军、朱砂组成,稍有出入,但方义大致相同。此方原治小儿内热积滞,停食停乳,痰涎壅盛,咳嗽气促,胸腹账满,惊悸不安,二便不利等证,效果甚验,流传至今而不减其声誉;其治小儿肺炎亦验。清宫除幼科临床用之者外,其妙处在于成人亦应用此方;如慈禧常苦于“肝胃郁热”之患,除清肝常用羚羊角外,清胃则常用熟军和一捻金。在用法上,也有多种不同,如道光皇帝之四阿哥及四公主等用之,或就汤剂饮服,或用以为引,或蜜水调服,均颇合理。

 

  综观清宫医案中通腑法应用之经验,或兼滋阴,或兼助阳,或兼宣肺,或兼清火,或兼活血,或兼开窍,运用上之得心应手,实可为今天所借鉴。清代宫廷医疗经验的特点很多,崇尚实效,辨证施治,广用经方及通腑治法方面,案例尤多,可谓丰富多彩。在方广用经方,知常达变,在法常用通腑治法。所谓以古鉴今,在小编看来,医者也是需要破执的,万不可拘泥于一种学说。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黄 桂枝 附子 当归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