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上半年,滕州市渔业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加快转变渔业发展方式”这一主线,实现“稳增产、护生态、保安全、促增收”四大目标,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共享发展”四大理念,促进全市渔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全市渔业生产呈现良性发展势头,实现了渔业经济的稳步增长。
(一)渔业生产指标完成情况
2016年1-6月份,全市水产品产值34469万元,产量26701吨;相较于2015年同期分别增长了3.61%和0.68%。全市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5万亩,新开发、整理标准化鱼塘面积3000亩。
(二)主要工作措施及成效
一是春季渔业生产实现良好开局。春季是全年渔业生产管理的关键时期,抓好开局工作是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基础。一是加大苗种投放力度,做好苗种调剂和苗种余缺信息发布,确保足额足量投放苗种。 同时结合送科技下乡、基层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的开展,通过入户实地走访、公布咨询电话、发放技术资料等方式指导养殖户搞好鱼池清毒、鱼种投放、鱼病防治和生产管理等工作。二是以现代渔业示范点建设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加快渔业转型发展。依托各类渔业项目带动,我市成功引进推广了“台鳅、水蛭、小龙虾、中华鳖、河蟹”等优质品种的养殖,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通过引导辐射,全市现已形成多个“优质水产品”特色养殖区。
二是科技支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我市已连续五年实施了“基层渔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通过精心组织,扎实工作,形成了一整套标志性的渔技服务活动,提升了渔业推广工作成效。一是遴选优质养殖品种。根据市场需求,我市2016年主推养殖品种为:鲫鱼、河蟹、小龙虾、中华鳖、斑点叉尾鮰、泥鳅、鲤鱼;主推养殖技术为:标准化80:20池塘养殖技术、池塘水质综合调控及节能减排技术、淡水池塘鱼菜生态高效种养技术。二是突出一线培训指导。全年制定了“春季行动”、“夏季行动”和“秋季行动”三大行动,在大规模集中培训的基础上,创办“渔民池塘学校”,解决了偏僻地区交通不便和农忙季节无暇参与培训的实际情况,达到了培训、服务与指导有机结合,发挥了培训作用。上半年累计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人员30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三是加强渔业信息化建设。“渔业通”系统的推广使用,建立起了专家、技术员、养殖户三级互动的服务平台。投入资金10万余元为渔业示范户发放消毒剂和微生物制剂87箱,叶轮式增氧机40台、全自动投饲机35台,印制了渔民便民服务手册2000余本免费发放到养殖户手中。四是激发协会纽带作用。由渔业协会牵头分批次组织养殖户到齐河县、禹城市、德城区、乐陵市等地参观学习渔业先进管理经验和养殖技术。遴选养殖大户赴临沂、烟台参加全省基层渔技人员培训班,更新养殖观念,拓宽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方向,为全市渔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三是重点渔业项目建设平稳推进。2014年优质鱼产业项目由市淡水养殖试验场承担建设,新建工厂化全封闭循环水养殖车间5间,水质净化池20亩,现该项目建设工程已完成,以开始放苗种试养阶段。2015年优质鱼项目由山东龙振生态农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建设,规划建设工厂化循环水养殖车间13000平方米,打深水井4眼,配套建设标准化养殖池50亩,水质净化池20亩。目前,该项目已建成工厂化车间1万平方米,水质净化池1万平方米,同时完成新建标准化渔池任务。3月份,省海洋与渔业厅王守信厅长到我市调研现代渔业建设工作,察看了龙振集团优质鱼产业项目建设现场,听取了有关工作情况介绍,对我市渔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
四是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总体部署,完善机制,强化监管,积极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一是落实水产品监管“五项制度、两项登记”。对全市养殖企业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完善各项记录、探索实施水产品的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和落实养殖生产环节索证索票制度,逐步实现养殖生产全过程质量可追溯。二是严格落实“两制一书”制度。通过与养殖户全部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在申报项目时,实行不合格产品一票否决制。三是严把监督抽查关。对无公害生产基地、健康养殖示范场开展3次统一抽样检测,实行养殖生产基地准出制度,把好水产品生产的最后一道关。4月份,我市首次承担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任务,对我市银座商城(西馆)、水产粮油市场、北大集农贸市场进行抽检。截至目前,已完成国家和省、市18个品种54个样本54个批次的水产品质量安全强制性抽检任务,检测合格率达100%。单位被评为2015年度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1-15/hq_143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