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养猪做成大产业 儋州农民起洋楼


儋州大力扶持企业及农户发展原土黑猪养殖。图为儋州市兰洋镇隆锦良种猪场正在进食的黑猪。

  进入新世纪,生猪养殖产业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家家户户养几头猪的模式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加上疫情防疫风险不可控制,逐渐退出历史,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迅速发展,成为养殖业主流。

  在海南省儋州市,近年来政府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带动,扶持农民养殖专业合作社,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当地很多农户通过科学养猪实现了脱贫致富。

  1

  养猪合作社农民建楼买房

  李壮多是儋州市大成镇大星村农民,去年,他家建了一栋新楼房,上下两层共有300多平方米。李壮多说,他建起这栋楼房,就是靠养猪赚的钱。李壮多的成功,也吸引了当地农民纷纷跟着养猪。

  30多岁的李壮多中学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靠四处打临工赚钱养家糊口,收入很不稳定。2013年,儋州市畜牧兽医局举办生猪养殖技术培训班,在儋州润来养猪专业合作社鼓励下,李壮多报名参加,系统学习了生猪养殖技术,加入润来养猪专业合作社开始养猪。

  “2014年,我家出栏了100多头生猪,但几乎没有赚到什么钱,因为那时候猪价比较低。”  李壮多说,当时家人都劝他放弃养猪。但他认为,猪价低只是暂时的。“别人养猪都能发财,我相信我也能行。”他不但没有放弃养猪,而且增加投入扩大规模,增加自动化养猪设施以降低成本。

  2015年初,生猪行情逆转,猪价节节攀高。李壮多全年出栏生猪1000多头,一年就赚了百余万元。因为李壮多养猪与别人不一样,他不仅自繁母猪自产猪仔,养殖儋州特色猪种——温泉黑猪;还利用自家橡胶林,实行圈养与放养相结合,猪肉口感好,在附近农贸市场卖得特别好,因此,别人养一头猪赚700多元,他养一头猪能赚1000多元。

  “我家老房子只是70多平方米,还是上世纪90年代初我父亲建的,一家6口人根本住不下,家人一直想建新房,但由于缺钱6口人只能挤着住。”李壮多说,去年发了猪财,第一件事就是建新房,现在楼上楼下300多平方米,父母小孩都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了。

  陈海坚是儋州西庆农场下岗职工,2010年下岗,靠外出打工挣钱,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紧巴巴的。2011年他开始养猪,并在2014年加入儋州润来养猪专业合作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他出栏生猪400多头,赚了近30万元。发了猪财之后,陈海坚第一件事也是改变居住条件,在农场买了100多平方米的楼房。

  儋州润来养猪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展周说,合作社2012年成立以来,在政府的扶持下,每年都发展壮大,通过统一管理、统一技术、统一饲料等措施,推行标准化科学养殖,社员从最初的15户发展到现在的96户,年出栏生猪20000多头,社员大部分是像李壮多和陈海坚一样,通过养猪走上脱贫致富过上小康生活。

  2

  公司+农户带农民养猪稳赚钱

  儋州温氏公司年出栏生猪20多万头,但这20多万头生猪,并不是温氏公司自己养殖的,而是与他们合作的农民养殖的。

  近年来,生猪养殖产业发生深刻变化,传统的家家户户养几头猪的模式由于缺乏规模效应,加上疫情防疫风险不可控制,逐渐退出历史,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场迅速发展,成为养殖业主流。养殖增收是儋州农民传统收入,在新时期,如何让农民搭上现代养猪业快车,儋州大力发展“公司+农户”模式,通过“五统一分”,使农民依然能够分享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的成果。

  2004年落户儋州的海南温氏禽畜有限公司,积极采取“公司+农户”模式和“五统一分”法带动农户发展养殖业,通过资源互补、取长补短、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与农户形成了分不开的利益共同体,带动儋州一大批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据了解,温氏公司“公司+农户”  模式  和“五统一分”方法带领农民养猪,主要做法是,统一种苗、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分户饲养。公司为合作养殖户提供种苗、饲料、药物、技术等,公司包收购,并承担技术和市场风险。养殖户则负责肉鸡、肉猪的饲养和管理,承担着生产风险。养殖户领取猪苗、饲料、药物的金额,先记账,待肉猪上市时再冲减,核算利润。农户庭院成了企业的第一车间,农民则成了不用出户的企业工人。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温氏 饲料 种苗 畜牧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