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南美白对虾在山东滨州安了家


  当年,三个试养点都成功了。因为是试养,放养密度较小,每亩仅产了两三百斤,但售价却能到25元/斤,扣除成本,每斤纯利高达十七八元。

  孙长江说,乔庄镇比较重视水产,是博兴当时唯一一个由镇委副书记分管水产的乡镇,于是,南美白对虾的大面积推广以乔庄镇为主

  在大面积推广前,孙长江和当时的乔庄镇分管领导在榆林村又进行了一次试养,同样成功。

  这次试养成功后,榆林村民也渐渐认可。2002年之后,随着养殖户的增多,此前开发的36个池塘很快就不够了,之后,榆林村陆续开发池塘,截至目前共有池塘150多个,之前2000多亩盐碱地差不多都已开发。

  根据乔庄镇政府统计,2011年,全镇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达3.1万亩,产量达到1.68万吨,销售收入达4.49亿元,从事淡水养殖产业人员达2.8万人,占全镇人口的82%,全镇66个自然村,46个村子养殖南美白对虾。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也已成为乔庄镇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然而,在这个产业刚刚起步时,乔庄镇政府依然做了大量工作。孙长江说,当时分管水产的镇委副书记安排多路人马,南下广东、北上哈尔滨、西到西安,全国各地跑市场。

  据孙长江介绍,南美白对虾的市场很好,“政府给了一个原动力,让外界知道乔庄生产对虾,之后市场就自行运转了”。

  随着乔庄镇对虾养殖规模的扩大,当地出现了对虾经纪人。57岁的王平村的村民刘培福就是最早的经纪人之一。“经纪人比虾农更了解市场行情,会帮忙把虾卖给收价最高的虾贩,经纪人也比虾贩更了解当地对虾养殖情况,能够帮虾贩联系到中意的虾源。”在刘培福头脑中,这就是经纪人存在的意义。

  据他介绍,刚开始时,联系一车虾,对方会给200元的中介费,那时被称作“手机话费”。从2005年起,中介费有了自发的标准,经纪人从虾贩的每斤虾中提0.2元,到2008年涨到0.3元。刘培福估计,如今乔庄镇大约有60多个对虾经纪人。

  同样作为对虾养殖规模扩大的产物,合作社也应运而生。

  2009年,榆林村由村委牵头成立了博兴县群以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为养殖户统一购进饲料和药品,相对于单个养殖户,合作社巨大的采购规模让它有了同厂家讨价还价的能力,同时也省略了中间的经销商环节,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合作社拥有诸多优势,而其唯一不敢触碰的领域是虾苗。“养殖成不成功,虾苗是关键,而虾苗购进有很多碰运气的成分。”榆林村村支书李如杰说,跟饲料和药品相比,统一采购虾苗风险太大。选苗有法 混养保增收 “对虾养殖成功,50%看虾苗,30%看饲养,另外20%是运气。”对于虾苗的重要性,曾在2008年因采购便宜虾苗而赔了30多万的张桂杰很有感触。

  2008年的教训,让他总结出了一套选择虾苗的方法。采购虾苗时,他都会把虾苗厂水的各项指标跟自己池塘中水的各项指标作对比,如果能对上,先小批量采购,在自己池塘中试养几天,如果没问题,再大批量采购。

  张桂杰在虾苗采购中还有一个法宝,取一条新毛巾,用水浸湿,拧到七八成干,捉十几尾虾苗裹在毛巾里,十分钟之后,看有几只虾苗还能蹦。“虾苗的生命力跟成活率关系很大,能够通过我这个测试的虾苗绝对没问题。”张桂杰说,因为这个程序太苛刻,虾苗厂的业务员都很讨厌他。

  张桂杰摸索的这些土办法在虾苗采购中非常奏效。事实上,对虾养殖的很多技巧都是通过养殖户的摸索得来的。

  孙长江说,2002年左右,榆林村养殖的部分对虾长到六七公分患上了白斑综合症,他找来中国海洋大学的专家,也没发现对虾患病的原因。一直到2005年,榆林村的对虾养殖总会或多或少的出现病害。

  从2007年开始,榆林村有养殖户摸索着鱼虾混养,从混养草鱼、鲤鱼、罗非鱼到淡水白鲳,最后发现淡水白鲳最适合跟对虾混养。从2007年到现在,榆林村的对虾养殖年年大丰收。

  一开始,养殖户的这个做法令孙长江非常不解,因为按照书本上的知识,鱼虾混养时,虾会被鱼吃掉,在2000年引进南美白对虾进行试养时,他还特地清除掉了池中的鱼。

  后来,结合书本和养殖户的养殖技巧,孙长江分析,鱼虾混养时,鱼会吃掉老弱病残的虾,减少了交叉感染,提高了虾的成活率。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白鲳 成活率 饲料 鳜鱼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