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国内猪价短期暴涨引发反转预期


  自五一期间开始,全国生猪市场连续两周暴涨,半个月累计涨幅近27%,为历史罕见。猪价短期暴涨引发反转预期,但同时引起屠宰企业抬高猪价的质疑。猪价短期暴涨打破了原有的淘汰过剩产能的节奏,后期猪价走势仍不十分明朗。

  猪价两周暴涨27%创历史

  农业部数据显示,4月30日,全国活猪、仔猪和猪肉的平均价格分别为11.00元/公斤、21.52元/公斤和19.25元/公斤。5月14日,全国活猪、仔猪和猪肉的平均价格分别涨至12.87元/公斤、22.75元/公斤和20.80元/公斤,较4月30日分别上涨17.00%、5.72%和8.05%。

  据第三方监测机构搜猪网数据,4月30日,全国瘦肉型猪出栏均价为10.7元/公斤,至5月15日暴涨至13.55元/公斤,半个月累计涨幅达到26.6%。全国猪粮比价从4.41:1暴涨至5.38:1,自繁自养出栏头均盈利从亏损335元/头减亏至头均盈利-112元/头。全国猪肉价格从17.14元/公斤上涨至19.89元/公斤,涨幅达16.04%。

  猪价突如其来的暴涨超出了众多业内人士的意料。“短短两周时间内猪价上涨近2元/斤,这在历史上都没有过。”搜猪网首席分析师冯永辉对大智慧通讯社表示。

  回顾上一轮周期猪价暴涨的历史,冯永辉介绍说,2011年因为中国第一次爆发非常严重的仔猪腹泻,以及2010年夏天亏损时间比较长,期间又发生严重的5号病,行业根据行情自身淘汰母猪加上疫情因素,导致生猪供应急剧减少,价格从2011年5月2日的7.5元/斤开始暴涨,到6月20日涨至9.5-10元/斤,涨幅为2-2.5元/斤,但花了50天时间。

  暴涨背后:基本面反转还是人为操纵?

  生猪价格的波动历来牵动着整个生猪产业链上下游各个行业的神经,而本次猪价突然暴涨令业内外感到蹊跷,对暴涨背后的原因也引发各种猜测,当前业内人士观点也颇具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生猪养殖业基本面已经反转。国信证券近日发布研报,明确提出产能持续消减,猪价周期反转。5月猪价上涨说明供求进入平衡线,短期肥猪供给缺口大,2014年4月至今生猪出栏体重同比为负,出栏数量同比也大幅下降;长期供求已经下降至供求平衡临界线;2014年5月上半月,屠宰企业日均屠宰量下降惊人,买卖方市场迅速由屠宰企业压价挑猪转变为屠宰企业涨价抢猪。

  对于屠宰企业日均屠宰量下降,涨价抢猪的现象,冯永辉却提出了另一种观点,他认为是大型屠宰企业有意操纵猪价,意在趁涨价抛售库存冻肉。他指出,在本次猪价上涨前,屠宰企业基本满库存,近期2号肉和4号肉上涨3000-4000元/吨,而这批冻肉3月份已经囤进去了(3月份猪价已跌至5块多一斤)。待屠宰企业库存降得差不多时,再降价,届时养殖户又会抛售,屠宰厂再低价进库存。

  在生猪产业链上,屠宰企业拥有一定的定价权。冯永辉指出,屠宰企业之所以能在短期内操纵猪价,在于其摸透了养殖户的心理。“屠宰企业一天涨3分/斤,养殖户可能愿意卖猪,但一天涨3毛/斤,养殖户可能不卖猪了,一天涨1元/斤,养殖户打死也不卖猪了,都压栏惜售。反之,降5分/斤,养殖户觉得还要扛一扛,但降3毛/斤,养殖户就会拼命抛售。”冯永辉打比方说。屠宰企业和养殖户就像是股市中的庄家与散户,甚至有业内人士感叹:“猪市已成股市。”

  对此观点,双汇集团副总经理刘金涛表示否认,“我们公司价格随行就市,以市场为导向,既不参与打压猪价,也不抬高猪价。公司每天都要采购5万头生猪,如果抬高猪价,岂不增加公司的经济负担?我们希望生猪价格稳定,不要有太大的起伏。”

  “在行业基本面没有出现改变的情况下,短短两周时间不足以支撑2元/斤的涨幅,目前这一价格不可能保持一个月,最多保持到端午节,后期暴跌的可能性很大。”冯永辉表示。

  暴涨打破原有淘汰产能节奏,三季度行情或回升

  根据农业部数据,国内能繁母猪存栏量从2013年9月起至2014年4月,已经连续8个月下降。从月环比数据看,这八个月能繁母猪存栏量分别较上个月减少0.1%、0.2%、0.5%、0.7%、0.6%、0.8%、1.6%和2.2%;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下降1.0%、1.4%、2.3%、2.7%、2.6%、3.5%、5.1%和6.8%。

  总体看,能繁母猪存栏量呈逐月递减态势,下降幅度基本逐月增大,尤其是近两个月(3月和4月)同比下降幅度超过《生猪调控预案》中下降5%的预警值,呈加速淘汰产能的态势。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母猪 数据 猪肉 连续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