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刚一进入大桃销售旺季,北京市平谷区刘家店镇寅洞村村主任邢树贺就忙开了。
寅洞村大面积栽种果树始于1986年。但那时栽的是苹果和杏,都没有成功,后来才改种的大桃。当时,村里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要想富,栽果树;要快富,种桃树。”全村365户村民有300户是桃农。可以说,大桃是该村的经济命脉。
但是种桃的一多,桃就不好卖了,再加上管理水平低,桃的质量不高。到了1998年,桃价低得不够成本,卖不出去的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烂掉。
2000年春,镇里领导动员在外做买卖的邢树贺回村当村主任。当时,邢树贺的生意正做得顺风顺水,小日子过得挺滋润,他实在不想回村当这个村主任。可是领导们一次又一次地上门做工作,让他盛情难却了,于是放弃了手头的买卖,在乡亲们的期望中,挑起了村主任这副担子。
俗话说,干啥吆喝啥。邢树贺回村这些年来,为培育出精品大桃可是动了不少脑筋,下了不少功夫。凡是区果品办推广的技术,他都大胆尝试,因为他坚信,区里推广的一定是成功的技术,对提高果品质量有好处。
2003年冬天,邢树贺引进推广树体结构调整和长枝修剪技术。乡亲们一听是把好端端的挂果儿的树枝都锯掉,只剩下三四个枝还要剪短时就议论开了,就这几个枝儿挨着个儿地结果儿,能结几个?不减产才怪呢!结果是干部磨破了嘴皮子,村民也不听那一套。
这可把邢树贺急坏了。怎么办?为了把这项技术推广下去,他决定先从自家的5亩桃园开始。可媳妇一听不干了,指名道姓地冲他嚷嚷。为了做通媳妇的工作,邢树贺是好话说尽,他拉着媳妇到几个成功的村参观学习,最后媳妇才勉强同意。可是,在剪枝那天,看着满地剪下来的枝干和整形后顶着孤零零几条枝干的桃树时,媳妇仍是满脸的不高兴,一连好几天都不爱给邢树贺做饭。
桃子熟了。2004年,他家的桃园虽然没有往年结的果多,但却因为个大、色好、甜度高,可没少卖钱,每亩收入首次突破了万元。攥着大把的票子,他的媳妇可高兴了,她对邢树贺说:“以后咱家的桃园,就当你的试验田了!”乡亲们看了也眼热的很,后悔当初没听村里的话。
就这样,2004年冬天,村里没怎么做动员,全村300户种桃的农户全都在村科技骨干服务队的帮助下,给自家的桃树动了“大手术”。从此,村里再推广什么新技术,村民们都积极响应。
2012年,寅洞村在前几年狠抓大桃优种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大桃增甜提质增效各项关键技术的基础上,确定了走有机化精品之路。围绕这个发展思路,他们对全村所有桃园实施有机化栽培,建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塔尖、村科技骨干服务队为塔腰和全村果农为塔底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从有机化栽培管理技术、农资供应与使用、品牌包装、大桃销售、观光果园建设,创新完善了技术支撑体系。同时,改建了100吨的大桃保鲜库,建成2个休闲观光赏花亭。为方便游客采摘,还建起长达400米的观光采摘长廊和1000米长的休闲采摘步道,并对前来摘桃子的客商提供免费住宿服务。
在村党支部和广大果农的共同努力下,2012年,寅洞村的大桃精品果率达到85%以上,60%的精品大桃成为礼品桃和采摘桃,被区里誉为“平谷精品大桃第一村”。当年,全村实现大桃收入1680万元,人均大桃收入突破2万元。其中有20多户大桃销售达到了10万元以上。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311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