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泽海在核桃园察看核桃长势。
人物档案:冀泽海,男,中共党员,汉族,1964年7月生,井陉县南王庄乡北芦庄村人,现为井陉县神农核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井陉县第八届政协委员。冀泽海是土生土长的农民,他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开发绿化荒山的号召,于2003年承包了南障城镇孙家峪村3000余亩山场,开始了艰苦创业的历程。2006年被评为“石家庄市劳动模范”,2009年被评为“河北省劳动模范”,2011年被评为“市管拔尖人才”,今年4月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农民类),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隆重表彰。
夏日的早晨,对于在地里劳作的农民来说是一天中最宝贵的时间,他们要赶在气温升高之前多做些农活,涵养土地调理墒情。和众多农民一样,这样的早晨,在井陉县南障城镇孙家峪村,冀泽海像往常一样,在自己承包的核桃地里忙着给核桃树灌溉、修剪枝叶,在他身上丝毫看不出荣誉光环下的变化,更多的依旧是他农民的本色。
看着病果冀泽海很是心痛。
梅花香自苦寒来
2003年,39岁的井陉县南王庄乡北芦庄村农民冀泽海,带着对农业开发的向往投身于荒山开发之路,在该县南障城镇孙家峪村异地承包了3000余亩山场。那个年代,农民们对祖祖辈辈留下来一成不变的荒山更多的是敬畏和无奈,满山的石头和靠天吃饭的土地在很多人眼里,那能开发出个啥,还能长出个金疙瘩?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冀泽海却做了,还非要做出个模样来,这一上山就是12年。
开发之初,一口锅,一把铁楸,几包方便面,几公斤饮用水,就是冀泽海一天的生活劳作必需品,累了和小鸟对对话,饿了找几块石块垒起来架上锅,煮包方便面果腹。然而在荒山上刨坑植树不仅仅是劳累,还需要耐力和耐心,常常是手上起了泡忍痛接着干,泡磨破了磨成了茧。日复一日冀泽海消瘦了,手上的老茧磨厚了,原来搞商业累积的70万家底投进去了,山场的面貌也逐渐变化了。
通过几年的努力2006年60余亩核桃树苗遍布山场,冀泽海把每一棵核桃树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悉心照料,一年、两年从树苗逐步茁壮成长,核桃树3年就可以挂果了有收成了。在看到希望的同时,他想把这希望之光带给更多的人,2009年3月,亲赴四川地震一线河北援建点——四川平武县南坝镇抗震救灾27天。
世事不一定是都随人愿的,这一年的初冬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覆盖了整个井陉山川大地,也浇灭了冀泽海心中收获喜悦的火苗。“2009年11月11日,这一天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马上就要看到希望了,一场大雪下的半米多深,把长势良好的核桃树树根以上全部冻死了,60多亩3000多棵核桃树全军覆没,当时我整个人真是欲哭无泪啊。”说到这些冀泽海神色黯淡陷入了沉思。
风雨过后是彩虹,想想在四川救灾的场景这都不算个啥,大雪过后,冀泽海带领着30多名帮工截掉了全部核桃树的主干。“这核桃树只要根不死,截了主干,还能长出新苗来,而且比原来树苗生长速度还要快。”说起这些冀泽海俨然一个林业专家的样子。
等待希望的日子是漫长的,也是艰苦的。在经历重创的日子里,常年在山场帮工的30余名当地百姓,知道冀泽海的不易,都把干活工资埋在了心里,没有一个帮工主动向他讨要工资。冀泽海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硬把自己的集资楼卖了给工人们发工资。“我不能让大家辛辛苦苦在我这干了活,却拿不到工资。”说起这些,冀泽海说:“我挺对不起我儿子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家里那段时间确实比较拮据,就和儿子商量别上大学了,让儿子当兵吧,这也得到了儿子的体谅。”是啊,一个干事业的人没有家庭这个后盾的支持,半途而废也是有的。冀泽海在最艰苦的时候全家总动员,十几年来从未买过一身新衣服的他,也将妻子、女儿、儿子在外打工挣的钱全投入到了他的荒山开发事业中去。
人心都是相互的,常住山场工人59岁的李新怀说:“泽海这人待人好,事业心强,我跟着他干放心。”冀泽海却说:“这些乡亲们都挺好的,周边村子里的百姓也好,我干了这么些年,没有丢过一颗核桃。”这不难看出我们当地人,井陉人的朴实实在,正是因为这样,冀泽海注册了自己的合作社品牌就叫“山里实在仁”。
坚持是最好的号角,12年来,冀泽海克服重重困难先后投入340余万元,开山修路,开荒整地,修筑上山道路6华里,架设高压线500余米,修建高程扬水站一座和大型蓄水池一座,铺设地灌管道8000余米,完成封山育林1200亩,栽植核桃树3000余棵、毛白杨等5000余棵,种植花生、红薯50亩,现已初步形成集生态经济、休闲观光等于一体的绿色生态园。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239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