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大学生村官朱超带领村民成立了盱眙县官滩戚洼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由此踏上了创业之路。如今,该合作社年出栏肉鸡量达200万只,年利润达300余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收入达70000余元。在去年年底落幕的盱眙县首届青年创客大赛总决赛中,朱超又凭借该项目勇夺一等奖。回顾几年来的创业经历,朱超深有感触地说,年轻人应当志存高远,即使吃苦受累,也不要放弃梦想,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借钱创办合作社
2011年7月,朱超从南京审计学院毕业时,曾有机会留在南京,但他最终还是选择回到家乡盱眙,在官滩镇戚洼村担任村官。
来到戚洼村后,朱超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开展工作。他通过走访发现,有几户村民挂靠在一家养殖业龙头企业下面养鸡,这些养殖户的年收入是普通种植户的年收入的十几倍。这让他找到了事业的切入点——养鸡。
朱超又想起了入职前曾经参加过的创业培训,其中提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创业模式的种种优势,一条创业路径渐渐在他的心中清晰起来,那就是动员村民成立合作社,与大企业合作,共同养鸡致富。
说干就干,朱超马上找到韩伟松、田广亮、韩先密等几位熟悉的村民进行动员,谁知却被当头泼了冷水——“你让我们投资十几万元盖鸡舍养鸡,你自己怎么不干?”
让别人跟你干,你先做给别人看。然而,钱从哪里来呢?朱超没有积蓄,只好东挪西凑,最后向亲戚借了50000元,又从银行贷了10万元贴息贷款,这才凑齐了创业启动资金。很快,1000平方米的标准化鸡舍拔地而起。村民们看到他是“玩真的”,对他的提议也开始慎重考虑了。戚洼肉鸡养殖专业合作社终于得以成立。
合作社带富村民
盱眙县老子山镇的陈涛原来是洪泽湖上的渔民,他的妻子是戚洼村人。他来看老丈人时经常听到村民议论养鸡的经济效益,与捕鱼一比较,他觉得养鸡挺好。后来,他经过咨询了解后加入了合作社,一次性拿出积蓄建了三座标准化鸡舍,目前年盈利20多万元,成了养殖户中的佼佼者。
在朱超的带动下,先后有42户、100余名村民加入合作社,从事肉鸡养殖业。目前,该合作社总投资达561万余元,标准化鸡舍面积达160亩,年出栏肉鸡量达200万只,年利润达300余万元,合作社成员户均收入达70000余元。戚洼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肉鸡养殖基地。
合作社的运行也催生了“抓鸡队”、“防疫队”、“运输队”、“鸡屎队”等有趣的后勤队伍。顾名思义,“抓鸡队”专门负责将出栏肉鸡捕捉、装笼、装车;“防疫队”负责打针防疫,给小鸡修嘴;“运输队”负责输出成鸡,运回鸡苗;“鸡屎队”则负责收集鸡屎,然后销售给化肥厂。
这些后勤队伍全都由戚洼村的残疾人或就业困难人员组成,他们平均每月都有2000元左右的固定收入,大大缓解了生活压力。比如“运输队”队中的张平松,原来在外打工,种田不方便,也无法照顾一家老小,现在他买了农用车帮助合作社搞运输,赚钱不比打工少,还可以照顾家庭。
创业不怕“人在囧途”
说到养鸡,真不容易,朱超凡事亲力亲为,尝尽了苦头。夏天,室外气温有33℃,鸡舍内的温度至少有37℃,他每小时都要进棚一次,把鸡赶起来活动,给鸡喂水,让鸡降低体温。做完这些事,他的身上都湿透了,时间一长,身上长满了痱子,而蚊虫叮咬更让他满身是包。冬天,他半夜还要起来查看鸡舍内的温度,以便及时加温,否则小鸡会被冻死。
苦点累点还没什么,真正考验人的是无处不在的风险。2013年爆发禽流感,草鸡、草鸡蛋销路顿时受阻。当时,存栏肉鸡卖不出去,就开始生病,每天损失上百只,最后朱超带着病鸡去扬州大学找专家开了特效药才控制住局面,那次几乎赔本。
还有一次去南京送货,上演了一出“人在囧途”。当时,朱超和伙伴前一天晚上装货一直忙到凌晨一两点,第二天一大早7点半就出发了。回来的路上,他闻到车里有糊味,停车一看,发现水箱漏水了。于是他赶紧就近驶离高速公路,谁知刚出收费站车就熄火了。他把车推到路边,等修理厂派人来,一直等到深夜才到家。
回顾几年来的创业经历,朱超深有感触地说,年轻人应当志存高远,即使吃苦受累,也不要放弃梦想,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10-13/hq_121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