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猪痘
多见于4~6周仔猪及断奶仔猪,成年猪有抵抗力;四季均发,但多见于春末、秋初季节;在无毛和毛少部位如鼻吻、眼睑、腹部、四肢内侧、乳头等部位出现红色小斑点、丘疹、脓疱、结痂,脱落愈好。猪皮炎肾炎综合征主要发生在背部、臀部和身体两侧,呈散在斑点状的丘疹,丘疹始呈红色,继由中心部位变黑并逐渐扩展到整个丘疹。
(3)蚊虫叮咬
发病高峰在每年5月份至7月份蚊虫活动猖獗的季节,特别是傍晚。有痒感。其他无异常。
(4)猪瘟
高热稽留,皮肤出血,指压不褪色,包皮积尿,脓性结膜炎,初便秘后腹泻;剖检以败血症为主,脾脏出血性梗死,麻雀卵肾,肠道纽扣状溃疡,胃肠出血,淋巴结大理石样。
(5)猪丹毒
架子猪多发,多见于夏季;急性败血症,皮肤有出血点,指压退色。高热稽留,死亡率高80%;全身症状明显;慢性以皮肤疹块和关节炎、心内膜炎为主。肾淤血、肿大,紫红色;脾脏肿大,紫红色,白髓周围有红晕;胃底粘膜及小肠出血性炎症。青霉素类药物治疗有效。
(6)渗出性皮炎
由葡萄球感染引起,多见于5~6日龄哺乳仔猪。通过创伤感染。在眼睛周围、耳廓、腹部等出现红斑、水疱,水疱破溃后水疱液呈棕黄色,如香油样,干燥后形成鳞片状、棕灰色的结痂,有痒感。痂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创面。
(7)湿疹
长期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造成的,夏秋季节发病较重。腹下或大腿内侧皮肤出现黄豆大小的扁平丘疹、水疱、脓疱,最后形成溃疡。病程长者常出现局部感染,糜烂或化脓,最后猪体消瘦、虚弱。无传染性,体温不高,丘疹不规则,有奇痒。
(8)皮肤真菌病
不分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可发生;无季节性,但以秋冬季多见;头、颈、肩等部位皮肤斑块充血、水肿、脱毛、丘疹、水疱、结节、结痂等。局部奇痒。内脏器官一般无病变。
(9)锌缺乏症
大小猪均可发生;主要侵害表皮,慢性、无热、非炎性的一种皮肤病。主要是皮肤痂皮增生和皱裂。有轻微的痒感,常继发皮下脓肿。如果日粮中及时补充锌,可在两个星期之内得到缓解。
五、治疗试验
对暂时不能确诊的疾病,利用药物进行治疗试验也是目前诊断疾病的一种方法。对于细菌性和外科性的皮肤病,如皮肤真菌病、渗出性皮炎、湿疹、猪丹毒等可以使用抗菌素和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都有一定效果;对于锌缺乏症,补锌后症状会有所缓解。而对于病毒性和中毒性皮肤病,使用抗菌素基本无效。
六、实验室诊断
可进行病毒分离与鉴定,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技术、PCR技术和ELISA等进行诊断。
(1)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可检出病变组织及细胞中的病毒抗原与分型,检出率达97.14%。
(2)PCR技术
可检出组织、呼吸道分泌物及粪便中的病毒抗原和分型。在病猪脏器内检测出的阳性率比较高,可以对个体精确诊断。
(3)ELISA技术
可以用猪圆环病毒抗体ELISA诊断试剂盒,检查血清中抗Ⅱ型圆环病毒ORF2蛋白的抗体。
(4)DNA原位杂交方法
用特异性核酸探针检测感染病料中的PCV。尤其在感染的淋巴结和肺脏组织中经常出现明显的杂交信号。可以长久保存样品做回顾性的诊断。
此外,还有病毒分离及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技术等。
七、病理学诊断
当发现全身淋巴结肿大,肺退化不全或形成固化、致密病灶时,应怀疑本病。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全身淋巴组织的淋巴细胞减少,单核吞噬细胞类细胞浸润及形成多核巨细胞,如在这些细胞中观察到嗜碱性或两性染色的细胞质内包涵体,则基本可以确诊。
八、防治
1.预防
(1)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2)加强饲养管理、保温和定期消毒
如碘制剂、复合醛等。
(3)加强检疫,防止引入病种猪。
(4)做好猪皮炎肾炎综合征相关病的免疫接种
如HC、PRRS、PR、PPV等。
(5)药物预防
母猪产前和产后各1周、仔猪断奶前后和哺乳期间,用扶正解毒散+阿莫西林拌料,并采用脉冲式给药。
(6)减少应激因素的产生。如断奶应激、饲养管理应激等。
(7)减少免疫抑制因素的出现
如霉素毒素、外寄生虫、超负荷免疫接种、药物滥用等。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8/hq_1188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