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和城市转型发展,给各地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重塑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一过程中,如何保护好、传承好当地的人文传统,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
近日,一支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深入泉州惠安的小岞镇,以其为样本挖掘闽南乡村文化底蕴和人文生态资源,追溯地方礼俗形成、发展、变化的线索,并将其引入北京大学社会人类学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此举不仅得到各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了社会各界的欢迎。北大师生深入乡村社区,调查研究村社组织、生产生活、民风民俗、艺术人文,成为该地生态休闲旅游滨海小镇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对当地影响深远的专业研究。首先,由北京大学著名人类学教授王铭铭领衔的调查团队,不仅有很高的学术水准,而且王教授生长于泉州,对本地区域文化有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认知,有助于团队作出高质量的调查报告。其次,理清文化资源,才能找准坐标,选准发展方向。能在新一轮城镇化大发展之前,先对乡村文化进行详尽的调研,这不能不说是个很有远见的举措。
当下,许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纷纷兴建民俗街区与文化创意园等,挖掘传统文化资源、树立文化产业品牌,其中不乏成功案例,远的有成都的宽窄巷子,近的如我市的源和1916文化创意园。此举既保护了传统文化,又发展了文化产业、提升了城市品位,可谓一举多得。然而,当前某些城市也存在创意园千园一面、个性模糊等问题。这正是由于缺乏对自身区域文化的深刻认知,照搬他人的成功模式,东施效颦,以致贻笑方家,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破坏。要避免发展建设走入这一误区,就必须在筹划发展蓝图之前,先摸清自身的文化资源,了解区域的文化特质。此次惠东乡村民间文化与艺术调研也即着眼于此,必将为当地规划旅游产业发展与城镇化蓝图提供有益的参考。
进一步来说,保护传统,不仅是为了留住乡愁,还能让我们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调整出最佳步伐。快慢结合,多学习前人的智慧,多倾听民间的声音,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划清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以避免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跑偏走歪。在这一方面,泉州已经做得很好,我们也期盼有更多精益求精的突破。引入高端学术机构,对乡土文化进行调研,就是在新形势下,一次很好的尝试。
其实,惠东能吸引北大师生前来调研,只是泉州重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一个缩影。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对历史遗存、文化遗产的珍视之情有自己由来已久的传统,这一传统使文物史迹得到较完好的保护,传统的生活方式也得以系统地留存下来。也正因为如此,传统与现代之争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纠缠多年,却丝毫未给泉州的发展带来困扰,传统与现代在泉州城市发展进程中自然融合、交相辉映。
如今,“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历史与现实的激情碰撞,正赋予泉州新的机遇与活力。在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先行区”的前进道路上,通过与学术机构合作,更好地保护传统文化,认清区域文化特质,对树立文化自信、选准发展方向,就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搜索复制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8/hq_118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