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切花月季“中国红”生产技术



  土壤准备
  选择地下水位低、疏松通气的泥性壤土为佳,土壤需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含量最好能达到10%以上。土壤pH值在6.5左右。
  种植畦畦面宽0.9米,走道底宽0.5米,畦高0.5米,畦面要平整。定植畦做好后,需再次检查土壤的pH值、EC值,并用肥、酸、碱调整,使pH值调整在6.5左右,EC值调整在0.8至1.2。
  栽培方式与定植
  多采用折枝栽培法、单畦双行栽培,株距12厘米,行距50厘米,每亩定植5000至6000株。定植深度略深过扦插深度,但土壤不可超过苗的主芽。
  定植后及时浇足定根水,在高温天气定植时注意遮阴降温,并向叶面喷水。定植后一周内充分保证根部土壤和表土湿润,白天叶面喷水,适当遮阴;7天后逐渐降低叶面浇水量,但要保持表土湿润,并喷洒多菌灵或百菌清等杀菌剂进行一次病害防治;15天后逐渐减少土壤浇水量,此后根据土壤干湿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潮湿,并开始采用滴灌系统;30天后进入正常管理。
  水分管理
  灌溉用水选择无污染的河水、泉水或井水。晴天每天浇水2次,浇水时间选择在10时与14时。不要在早晨或傍晚浇水,避免因浇水水温低而降低土壤温度。4至6月气温高、干燥,栽培土壤也较干燥,月季植株生长加快,水分消耗也增大,通过增加浇水次数,增加土壤水分,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6至1.8,浇水时间选择在晴天的10时至16时浇水;没有降温设施的温室大棚需要增加喷雾降温,喷雾时间选择在晴天的14时。7至9月气温高、多雨、湿度大,栽培土壤湿度较大,但月季植株生长也很快,需要消耗大量水分,通过增加每次浇水的量,满足月季植株生长对水分的大量需要,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2.2;阴天为降低空气湿度,减少病虫害发生,仅在10时浇水一次。连续下雨天停止浇水,天气转晴后及时浇水,这样有利于温室大棚空气湿度的调节控制。秋季天气凉爽,较适宜月季切花的生长,浇水保持每天1至2次,土壤水分张力PF保持在1.8左右。
  施肥管理
  植株在营养生长期对大量元素氮、磷、钾的需求为3?1?2,开花期为3?1?3,中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可以每月定期施用。中量元素包括钙、镁、硫,河水和井水中含钙和镁较高,施肥时可不添加或少添加。微量元素中锌和硼较缺乏,生产中要注意添加。铁在土壤中不缺乏,但铁的吸收与土壤的pH有关,pH值5.5至6.5时,可少量添加;pH大于7时,植物很难吸收土壤中的铁元素。
  温度控制
  植株生产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白天24℃至26℃,夜间14℃至16℃。冬季当夜温低于8℃时,生长缓慢,枝条变短,双心花增多。夜间温度长期低于5℃时,发出的新枝较短,盲枝增多。理想的昼夜温差是10℃至12℃。
  湿度控制
  植株萌芽和枝叶生长期需要的相对湿度为70%至80%,开花期需要的相对湿度为40%至60%,白天湿度控制在40%,夜间湿度应控制在60%为宜。
  光照控制
  ‘中国红’喜光,特别是散射光。叶片的光饱和点为3.5万至5万勒克斯,光补偿点为1万勒克斯。阴雨天要保证一定的散射光。在月季抽枝期间不使用遮光网,保障植株有充足的光照;现蕾后可以在晴天的10时至16时,使用60%至75%银灰色的遮阳网;夏季连续阴雨天不能遮光,冬季不遮光,大棚土表面过湿、有霜霉病、灰霉病时不遮光。
  株形培养
  苗期所有花头在豌豆大小时摘去,保留叶片,当枝条长度有50厘米以上时将枝条压下,注意不要将枝条压断。新萌发出的粗枝做切花枝,过细的枝条压作营养枝;营养枝上发出的细弱枝条继续压枝。
  花期修剪
  修剪原则是春夏季留低桩,秋冬季留高桩。枝条下部直径在0.5厘米左右的,保留2至3个芽眼;枝条下部直径在0.8厘米左右的,留3至5个芽眼;对长度不到50厘米或盲花、畸形、直径在0.5厘米以上的枝条及时剪除;对直径在0.5厘米以下且发芽位置较高的枝条做剪枝处理,靠桩剪或回缩剪主枝均可,发芽位置低的枝条直接压为营养枝。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采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定期检查温室大棚的隔离措施,控制害虫的侵入;及时清洁棚膜,随温湿度变化及时通风换气和排湿。在浇水和施肥时不要将水、肥溅洒在叶片上,避免采用淋浇的方式给水。及时清除棚内棚外的杂草,不为害虫提供越冬场所。及时拔除感病植株,摘除病叶,同时配以药剂处理,以控制病害的进一步蔓延。每次采花后,应当用保护性药剂对植株喷雾处理,防治病害从伤口侵入。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月季 喷雾 大棚 土壤水分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