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一曲红楼颂花魂(之三) 黛玉:绛珠为身芙蓉为魂



  曹公对黛玉有过三次植物类比,分别是“绛珠草”、“芙蓉花”和“桃花”。这三种花隐喻的黛玉性格,以及曹公的笔法风格,颇耐人寻味。
  按红楼梦第一章所记,那黛玉乃是“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一株绛珠草”,也就是说林妹妹的前身乃是一种长着红色珠子般果实的小草。而在书中第六十三回,群芳夜宴时,“黛玉伸手掣出一支芙蓉花来,上题‘风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旧诗,道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故黛玉当为芙蓉花。用绛珠草作比之后,作者又将黛玉比作芙蓉,这是为何呢?
  绛珠草这种植物本是曹公自创,但据红学人士考证,它与人参形态类似,人参为被子科植物,珍贵稀有,喜阴凉,且与其他植物绝不比邻而生。暗示了黛玉孤寒的性情。
  芙蓉花则是两种花卉的统称,一种是木芙蓉,别名拒霜花,木芙蓉艳丽无比,还可以在一天内有三种色彩变化,晨粉白、昼浅红、暮深红。另外一种芙蓉花则是荷花了,且看著名的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其中的芙蓉明显就是荷花的别名了。另白居易“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也道出了两者的时令差别。
  曹公并未说明文中“芙蓉”是木芙蓉还是荷花,但两者均有共通点:高洁。
  笔者认为,绛珠草与芙蓉花的关系实际是一种虚与实、仙与凡的对比,可谓“仙山为绛珠,落地为芙蓉”。黛玉身体柔弱多病如绛珠草,喻其先天之气不足需百般呵护。其性格柔中带刚,又如芙蓉花一般出淤泥而不染,不惧霜寒,可以说绛珠草为其身,芙蓉花为其魂。一表一里,柔中带刚。
  最为叫绝的是,曹公用桃花为黛玉的最终悲剧归宿做比,黛玉葬花一场,乃是全书最为精彩之处,著名的《葬花吟》唱出黛玉的重重心事,黛玉所感慨的,其实是处于意识觉醒期的知识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担忧和精神境界的无所皈依。“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一句道出黛玉所葬之花乃是凋谢的桃李之花,试想一下,暮春时节,桃李花瓣纷飞如雨,是多么美丽忧伤的画面。
  对于桃花,历来诗词界多有歌咏,从“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灿烂到“桃花依旧笑春风”的怅然,从“桃花源”的安适比照乱世的纷乱,桃花可谓是由盛及衰的悲情代表花,正是文学反衬手法的最好意象。曹公不忍将“柔弱如绛珠、孤傲如芙蓉”的黛玉推向外面污浊的世界,安排其如桃花飞落般美丽逝去,恐怕也是一番良苦用心了。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芙蓉花 木芙蓉 荷花 人参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