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长期亏损牌打得下去吗?


有尿素厂家负责人表示:“2016年尿素产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去产能,价格的长期低位运行也利于行业去产能。只有加速淘汰落后产能,尿素价格才有可能缓慢回升。不过,要想维持行业整体盈利,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于企业来说,目前要做好长期亏损的心理准备。”应该说,这位负责人的一番话,道出了现在尿素市场的诸多无奈。然而,能在长期亏损中挺住的企业有多少呢?有些企业恐怕会被慢慢拖死。
据行业统计数据,今年1~6月,化肥制造业利润持续大幅下滑,其中氮肥制造业亏损近45亿元(去年同期亏损8亿元)。按正常情况,有些尿素厂早就该被淘汰,为什么还在硬撑着生产呢?据分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是大股东是煤炭企业。近些年,煤炭企业向下游延伸产业链,新办了不少尿素厂;有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了不少老尿素厂,造成现在不少尿素厂家的大股东是煤炭企业。国内70%以上的尿素产量都以煤为原料,煤炭又是尿素的主要生产成本,这些大股东是煤炭企业的尿素厂家明显占有优势,企业可以暂时不付煤款或者煤价低廉,使得本应去掉的产能还继续存在。从行业来看,实际上是不公平竞争现象。
二是新装置亏损也要投产。前些年尿素行情好,新上了不少尿素项目。如今这些装置大多进入投产期,尽管有些按现在的价格已处于亏损状态,但有些企业宁愿亏损也要投产。据山西一位经销商介绍,2010年调研的尿素项目,那时候每吨能赚300~400元,等项目到了在建期或者投产阶段就开始亏本,甚至亏300~400元,而这些新投产项目投资相对较大,企业宁愿亏损也要开车。
三是采用各种手段盘活资金流。如动用政府力量要求银行为企业货款、缓交电力欠款等;想办法让煤矿多送煤,又不付款给煤矿;想方设法从经销商手中多拿预付款,为企业进行资金周转等,手段五花八门。
现在有些企业已不在乎亏损多少,只在乎能否搞到钱,让资金链不断裂,硬着头皮生产下去。为了让企业苟延残喘,手段无所不用,有些甚至带有欺骗性。这种状况实际上是在饮鸩止渴,因为终有撑不下去的一天,一旦运转不下去,留下来的就是个大窟窿,企业再想翻身基本不可能。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尿素 化肥 氮肥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