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一个刻度,青岛跃上新的台阶;5年一个单元,青岛站在新的起点。
5年间,市委、市政府积极抓改革、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特别是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契机,大力开展“十绿”生态工程建设,全力承办2014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全市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增长,森林资源质量不断提高。2015年,青岛成功摘得“国家森林城市”桂冠。
青岛市林业局局长曹友强表示,生态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持续推进林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护青岛生态、普惠岛城民生,是务林人的光荣使命。因此,只有寻求新突破,才能实现新跨越,才能写下蕴含希望的答卷。
大工程
造林增绿美城乡
造林58.1万亩,林木绿化率达40.01%,森林蓄积量为1082万立方米,新增国家湿地公园2处,50%的自然湿地有效保护……“十二五”期间,青岛市加快推进造林绿化、天然林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湿地保护与修复、野生动植物保护等重大林业生态保护与恢复工程,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2012年,青岛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青岛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意见》,全市实施了荒山绿化、通道绿化、水系绿化、生态文明基地建设等一系列造林绿化工程,持续增加了全市森林资源,促进了全市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广大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
推进万亩林场建设。为拓宽造林绿化空间,发挥和提升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突出作用,从2012年起,青岛市开展了万亩生态林场工程建设。目前,已建设万亩林场35处,新增造林面积27.9万亩,补植造林7.1万亩。
实施大沽河绿化工程。治理大沽河是青岛市委、市政府的重要决策,包括水利、绿化、交通三大主体工程,其中绿化工程2013年开工、2014年完成,新造林7万余亩、增加湿地面积6万余亩,栽植乔木1007万株、灌木829万株,绿化效果良好。
实施“十绿”工程。2010年-2012年,青岛实施了绿廊、绿屏、绿山等十大绿化工程,推动了全市城乡生态环境的改善,建立了较完善的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防护体系。
大管护
严抓质量提品质
三分造,七分管。青岛之美不仅得益于创造,更得益于精心管护。5年来,青岛始终按照“贵在建设,重在保护”的思路,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原则,不遗余力地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切实维护了全市森林健康,提升了森林质量。
林地管理制度逐步完善。青岛市政府印发
《关于加强林地保护和林木采伐管理工作的通知》,强化对林地和林木资源的管理,划定林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体系基本框架。
森林防火工作不断加强。青岛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护林防火方针,加强了森林防火宣传、森林防火领导责任、森林防火瞭望监测、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森林防火指挥扑救、森林防火机具装备、森林防火资金保障和森林防火监督考核八大体系建设;修订了《青岛市森林防火条例》,加强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在崂山、大小珠山和大泽山区域建设了水灭火系统;建成国家森林火灾气象因子采集点3处、市级采集点11处。
有害生物防治成效显著。通过工程带动,实施了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治理工程;累计飞防面积1000多万亩,安全伐除、处置各种死树和衰弱木20万余株,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2.1‰以下。通过加大检疫执法力度,加强了车站、机场、港口、仓库等检疫检查,全市检疫木材
350万立方米、苗木15万株,发证7万份,种苗产地检疫率超过98%。通过建立监测预警系统,对12种重点林业有害生物进行监测预报,应用无人机对重点松林进行航空监测,测报准确率超过98%。
湿地资源保护初见成效。青岛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湿地资源的保护,完成了全市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摸清了湿地资源家底;组织编制了
《青岛市湿地保护规划
(2015-2025年)》,目前初稿已完成;《青岛市湿地保护条例》已列入青岛市人大立法调研计划;新建少海和唐岛湾2个国家湿地公园。
大服务
惠民兴林百业旺
转变林业发展方式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更好地实现兴林富民,坚持兴林富民也更有利于转变林业发展方式。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2/hq_1092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