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加快推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建设



  “
  核心提要建设生态林业、民生林业,是林业转型发展的根本任务,是迈向现代林业的必由之路。自市委正式提出“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发展理念以来,全市林业系统以“双修理念”为指导,加快推进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两个林业“”建设,林业转型发展成效显著,现代林业步伐更加坚实。“双修理念”是“两个林业”建设的内在要求和实践升华。
  “
  生态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人文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就林业而言,“外修生态,内修人文”,就是加强外部生态修复与保护,强化内部生态文明建设。
  “
  十堰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区、秦巴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优势十分明显,生态效益潜力巨大,必须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地把生态建设作为第一要务,把生态保护放在突出位置。“双修理念”体现出林业发展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的追求,是科学统筹发展“两个林业”的行动指南。
  “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大力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发展”战略,以发展生态林业为核心,以改善民生林业为重点,不断把十堰林业生态建设推向新台阶,“双修理念”有力地推动了“两个林业”健康发展、跨越发展。据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果显示,全市林地面积达到2896万亩,森林面积达到194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4.72%,活立木蓄积达到6645万立方米,均位居全省前列。特别是2014年底加快推进绿满十堰行动后,市委、市政府先后三次召开专门会议,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促进了年度造林绿化任务的超额完成。截至2015年4月底,全市已造林31.5万亩,占省核定任务的129%,规模、质量和进度都处于全省前列,“四季挖窝,三季栽树”的“十堰经验”被省林业厅在全省推广。
  “
  以百万亩核桃产业为核心,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广“承包造林、流转造林、补贴造林”等造林模式,创新“谁投资、谁受益”市场化造林机制,实行包挖窝、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定经费“四包一定”管理方式,不断加快林业基地建设步伐,提高造林质量。通过实施“百千万工程”(百万亩核桃基地规模、千亩核桃种苗基地、万亩核桃丰产片)、选育推广“房陵一号”优良品种、推进老园品种改良、开展技术培训、组织科技下乡等举措,核桃产业发展得到强力推进,基地面积扩大到114.4万亩。全市林业产业迅猛发展,涉林企业达到300家,其中省级以上龙头企业29家,涉林产值增速连续多年保持在10%以上。人造板、林产化工产品、野生红葡萄酒、木本油料、森林食品等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先后培育出“武当红”系列野生葡萄酒、“神农蜂语”系列蜂产品、“神武山珍”牌黑木耳和香菇等20多个名优和地方特色产品。“郧阳木瓜”、“房县黑木耳”、“竹山肚倍”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
  以增量提质为目标,切实加强森林资源管护。严格执行限额管理,依法保护林地林木。科学编制林地保护利用规划,依法严管征占林地和林木采伐,开展城区“双退双还”(退菜退粮,还林还草)、违法占用林地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行为,有效地遏制了违法乱占林地行为。认真开展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建成了十堰城区森林防火远程监控系统和全省首家航空护林站。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建成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9个,其数量和规模位居全省第一,森林资源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
  “
  “
  ;&&
  “
  着力打造林业文化,大力弘扬生态文明。加快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建设。以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为主要载体,建成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九女峰森林公园、诗经源森林公园等省级生态文明教育基地3个,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1个、国家湿地公园4个,建成赛武当保护区植物标本展览室1个,为我市生态文明教育和生态休闲提供了场所。大力宣传林业生态文化,广泛宣传“大林业观”,营造浓厚生态氛围。
  “
  “双修理念”是“两个林业”发展的基本遵循
  “
  当前,我市在坚持“双修理念”、推进“两个林业”建设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生态建设任务艰巨。二是林分质量差。三是资源保护与生存发展矛盾突出,森林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今后,我们要坚持用“双修理念”统领林业发展,促进“两个林业”建设走向全省前列。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林业 林地 造林 森林资源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