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为旱地苗木造个“小水窖”



  在3月5日第五届河北林木种苗交易会上,承德市林业局发明达人张占海的展位前围观者络绎不绝,他不厌其烦地一遍遍向观众演示他带来的“干旱地区造林专用浇灌盒”的使用方法。其独特的设计,巧妙的构思,犹如为旱地苗木生长营造了一个“小水窖”。
  虽然影响造林成活率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是水。干旱地区降水少,蒸发量大,如何解决水的问题,就成了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多年来人们不断探索解决水的问题,如人工降雨,但受天气的影响成功率低;增加浇灌和地膜覆盖,由于成本过高,不易大面积推广使用。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降水、降低蒸发量,就成了解决问题的关键。张占海潜心研究发明了干旱地区造林专用浇灌盒,这款专为干旱地区造林研发的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集水、节水、防虫、调温等多项功能,通过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减少蒸发,并用渗灌的方式达到了长时间浇灌的目的。其使用简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成功地解决了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低的难题。
  仔细观察这套灌溉装置,由集水盖,蓄水盒,生长杯和引水绳四部分组成。集水盖是周边高中心低的盒盖,可将天然降水收集起来;蓄水盒相当于小水窖,是用来蓄水的;生长杯与蓄水盒一体,位于蓄水盒中央,形状为上小下大无底杯,苗木于其间生长;引水绳的一端位于蓄水盒中,另一端穿过生长杯置于生长杯腔内,通过洇水的方式为苗木生长提供水源。张占海解释,集水盖不仅有集水功能,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在局部范围内控制蒸发面积,由于集水盖的面积远大于生长杯口的面积,同等面积的降水量,只有生长杯口处可蒸发,因此,小环境的干旱程度降低。生长杯设计为上小下大,不仅能减少蒸发面积,且下部较大,可保住更多的水分,也有利于苗根部的生长;采用棉织物引水绳方式灌溉,是比滴灌还先进的主动灌溉,它可根据生长杯内湿度的变化,自动调节供水量,而滴灌不管土壤湿度大小,都供水,浪费水源。整个浇灌盒就像一块地膜,覆盖在苗木的根部,可提高地温,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长。旱地造林专用浇灌盒,可利用储存的水不间断地供给苗木。
  据张占海介绍,目前,这一技术已在承德市山区阳坡进行过刺槐、油松、臭椿等直播技术的试验,在一个多月无降水的情况下,苗木成活率达到了95%以上。为提高造林成活率,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也于2015年春季造林中,应用该技术直播油松、山杏、火炬树等树种50亩。
  “浇灌盒采用高强塑料制成,耐老化,可根据直播、栽植的不同需要制成规格、形状、大小不同的浇灌盒,使用时有四个步骤,一是在造林地挖出与浇灌盒大小相同的穴;二是将浇灌盒五分之四放入穴中,加入少量的水,然后在生长杯中放入催芽后的种子,如果在雨季造林,则无需加水,可利用浇灌盒的集水功能,收集天然降水;三是经过一定时间,树苗的根生长到可以接触到土壤深层的潮湿土壤时,树苗就可以借助自然湿度生长了;四是将浇灌盒撤出,将盒体空出的空间覆土,取出的浇灌盒可重复使用。”张占海说,本装置改型后,还可用于沙漠地区蔬菜种植,使在干旱的沙漠上种植蔬菜成为现实。
  张占海正在演示浇灌盒的使用办法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造林 干旱 降水 成活率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