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听到甲方说再给方案增加点文化内涵,设计师们心里就犯怵:这该怎么办呢?什么是人家所要的文化?这个问题常常让设计师一头雾水。甲方不好得罪。为了让他们高兴,设计师于是就闷头编故事、贴标签、喊口号,直到把整个设计料理得像一个发酵的泡菜坛子才罢休。
文化内涵本就是风景设计师应该努力去表现与追求的,但刻意而为之就成了添油加醋、哗众取宠的“怪胎”。在标签、符号满天飞的时代,文化的价值何在?为了所谓文化而文化的现象在风景设计行业铺天盖地,做坏了很多项目,一座座城市如亲兄弟一般相似。生活在杂乱无常的水泥森林里,人们对公共空间的抱怨越来越多。虚假的文化让人失去认同感和归属感。一个空虚与浮躁的年代,我们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文化景观的提出是相对自然景观而言的。在我们谈论文化景观之前,首先要明确文化的核心是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无论是天人合一、人与天调,还是人定胜天,都是某种价值观的体现。很不喜欢那种把文化景观泛化的提法。什么都是文化景观,借着“天人合一”的古训,把自然和人文混为一谈,实际上会使我们强化一种“艺术出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错误认识。艺术过去不是,将来也不会高于自然,自然无法超越。艺术也不来自于自然,而是人的生活、思想和精神活动的产物。这两者该分开的就得分开,盲目地认为我们的古人就崇尚自然也是误导人的提法。西方文化科学地对待自然,中国文化则强调自然的人化都是不同的自然认知,其实都是文化的不同侧面,不存在优劣之分,都应好好研究对待。
一方面我们希望人造的景观能够很好地融入自然,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另一方面我们以为融入自然很轻易、简单。无论从生态、从历史传承的角度来说,我们对自然、对人性仍知之甚少。可以说,对自然与人类自身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留住一些荒原或原生态景观是对自然的一种敬畏,也是为子孙后代留下的一笔财富,让他们有机会去认识、寻找最真实的自然。如荒原都被人工化了,那我们就无法见到真实的自然的模样,也会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
“天人合一”、“人与天调”听起来很美好、很智慧,可是怎么样与天合、与天调,却是困扰我们每一个人的难题。看着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我们不得不承认,人与自然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抗的,是不相融的。这样看来在我们大力发展文化景观的同时,保护好自然景观则显得异常重要。特别是当我们没有学会怎样融入自然的时候,与自然保持一定距离,不去干扰破坏它便是明智之举。
我们的土地一天天被文化,特别是那些强加于其中的、与生活毫不相关的伪文化占据,是现今风景园林界的一大弊端,值得我们反思与甄别。
什么是文化景观?
我们不妨对这几个字作个浅显的解析,否则就成了喃喃自语。广义的文化景观泛指人类长期以来与大自然建立起来的一种关系,包括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自然进行的改造,既有精神的、也有物质的。换句话说,任何人为的景观都是文化景观!这么看来当我们把设计看作一个文化创造的过程,其所有创意、功能、对自然素材的利用和取舍等等,都是我们的文化使然。当然,泛泛地谈文化没有任何意义,真正影响文化的东西不外乎思想观念、文化情怀、价值标准、生活趣味、个人追求等等。不是说柴米油盐不重要,但这些主导人类的活力的精神领域才是文化中最不能代替的脊梁。
1.文化景观的第一要素即是人文精神(humanism)。正确理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才能有效地服务于社会。关爱自然,与人为善,不是停留在口号上,而应该体现在我们的实践当中。我们曾经经历过“人定胜天”的愚昧和狂妄时代。作为设计师应该走在启蒙的先列,引导社会的进步,尊重个体的独立价值与自由权利。人性化的设计是这一精神的体现,设计理念可以不同,但对于人的关怀不能少。每一个地方、每一类人群都具有特殊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作为文化创意的风景设计,首先应该关注的是民族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取向。设计应该努力弘扬这些思想观念,通过创作,成为一代人的精神财富。优秀文化的积累是可以代代相传的。
今天我们努力为改善环境、为保障残疾人的权益、为妇女儿童的安全所做的工作,应该算作人文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爱儿童、妇女、老年人都是设计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比那些虚假的文化标签和符号重要得多的,还有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对生活品质的理解和追求。尤其是在生态日益恶化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真情实意地爱护大自然、关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是优秀设计的共同特点。一个好的设计不只以形象吸引眼球,更动人、更有价值的部分是在形象背后那真实的理想与情怀。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9-02/hq_1047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