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榨季,广垦农机服务公司机械化收获甘蔗预计将达5万吨,比上个榨季翻番。如果加上附近农场提出的收获服务要求,广垦农机服务公司现有的8台甘蔗收获机全部上阵都难以应付这么大的作业量。
而另一方面,广丰糖厂副总经理张建华今年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因为这个榨季一开始,日处理原料甘蔗能力达7500吨的广丰糖厂就一直处于一种"吃不饱"的状态。"即使最高一天的日处理量也只有7100吨。如果一直是这种情况,这个榨季的生产期就会被拉长,对糖厂很不利。"张建华说。而且按照工厂设备的要求,如果一天加工量少于5500吨甘蔗,工厂甚至会开不了机。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无他,就是劳动力的紧缺,甘蔗收获量少。
丰收公司南光分公司18生产队队长邓彪说:"以前是大量劳动力提前聚集在农场场部,排队等着雇佣。现在是我们必须在榨季前到他们的家乡去请,事先谈好工资和生活条件他们才会来。"只有11个职工的18生产队,却种植着近1300亩的甘蔗。这种地多人少的局面,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机械化是唯一的出路。
"其实从上个榨季我们就已经感觉到了劳动力紧缺现象严重。今年3月,大量来自外省的劳动力纷纷返乡,几乎所有的农场都打电话向我们求援,要我们的甘蔗收获机前去支援,以解燃眉之急。"胡乔说。
劳动力紧缺随之带来的就是劳动成本快速上涨。短短几年时间,人工砍蔗的成本就已突破每吨百元的大关,今年更是达到了120元。而在广西,每年大量从越南跨境砍蔗的农工的出现,一方面是因为本地劳动力的紧缺,另一方面也是因其价格相对低廉。国外进口蔗糖之所以比国产蔗糖便宜,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量采用机械化收获,大幅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
"目前甘蔗机械化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远远低于人工。以每亩地产5吨甘蔗算,人工收获1亩甘蔗的成本大约600元,我们机收的成本只要不到300元。根据台湾此前蔗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每吨120元的人工费是这个产业的发展临界点,一旦超过这个点整个产业就必须实现转型,机械化就势在必行。"胡乔说。
事实上,除了前面提到的机收甘蔗与糖厂制糖工艺之间存在矛盾以外,甘蔗生产机械化也面临着农机与农艺之间融合的诸多问题。
首先是种苗。适应机械化种植的甘蔗品种,要求具有抗倒伏、脱叶性好、宿根性好的特性。但是满足这些特性的种苗,一般产量不是很高。
第二是种植模式。目前农户普遍采用1米行距。因为农户认为宽行距多行条植会影响产量。但机械化收获则要求1.2米或以上的行距才适合,现在的窄行距既影响了机器的工作速度,也是导致机收甘蔗含杂高的原因之一。
第三是甘蔗生产提倡留宿根。但为了保证产量,目前很多农户都是采取一年一种的方式。
"我们的农业种植普遍是以追求高产量为最终目的,但是放到这个糖产业来看,这种观念必须转变。因为一个产业的目标是高效益而不是高产量。高效益怎么来,就是高效加低成本。以我们现在的观念,要保证高产量就需要精耕细作,但是成本必然高昂。这对整个产业带来的影响就是产业整体效益的低下,竞争力的缺乏。"区颖刚教授说。
所以,虽然整个糖产业涉及的各方都认为甘蔗生产机械化是整个产业的唯一出路,可是甘蔗生产机械化发展却始终难以提速。
出路
为了更好地探索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模式,广垦农机服务有限公司还与广前农场联合搞起了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我们之所以与农场联合搞甘蔗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就是想通过农机与农艺的融合,一方面提高产量,一方面降低成本。我们计划从四个方面降低甘蔗生产成本,把每亩甘蔗的生产成本控制在1800元以下。一是种苗。建立自己的种苗基地,夏育秋种,整段全育种,培育出适宜机械化种植的甘蔗苗,既方便机械种植,又保证出芽率。二是甘蔗机种的时候不用剥叶,连叶鞘一起种,这样可以节省人工费。三是留宿根,减少耕整成本。留两年宿根,一年能减少成本200元/亩。四是使用复合颗粒肥,降低用工量和施肥量。"胡乔满怀信心地说。
为了有效减少机收甘蔗含杂对制糖工艺的影响,湛江农垦还投入200多万元研发机收甘蔗的预处理设备。"我们想利用预处理设备对机收的甘蔗进行清理,用干处理的方式清理掉泥沙和蔗叶。"湛江农垦局生产处副处长陈剑豪说,"另外,我们还尝试着把农业这个第一车间的问题在田头就处理掉,从而化解掉工业车间内的问题。如果这个方法行得通,必然会极大地提高糖厂对机收甘蔗的接受度,从而促进甘蔗机械化收获的发展。"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6/hq_10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