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邢台一男子用朋友身份信息骗取农机补贴60多万



  11位市民借给朋友使用身份信息,没想到却摊上了“大事”,朋友利用这些身份信息骗取了国家农机补贴款60多万元,他们因为“纯义务帮忙”过了头,登上了刑事被告席,被判诈骗罪。
  十年朋友求助帮忙买农机
  刘某丙与王某学有十多年交情,2014年5月份的一天,王某学给他打电话说,需要买一个大拖拉机,国家对购买拖拉机的农户有农机补贴,由于名额有限需要抓阄决定,让他帮忙去开发区农机部门报个名,增加获得名额的机会。
  “在那里,我发现替他充数抓阄的有三十多人,很多人我都认识,我运气比较好抓中一个名额,还有四五个人也抓中了。”刘某丙在供述里说。
  在王某学指示下,刘某丙向开发区农机部门,交了他的身份证复印件及银行卡卡号。6月中旬,王某学又找到他和一个旧拖拉机照了相。刘某丙推测王某学这样做,可能是让农机部门以为拖拉机已经买回来。
  纯义务帮忙没拿一分好处
  “我没向王某学要一分钱好处,只是纯义务帮忙,王某学也没承诺给我好处。”刘某丙说。后来,王某学利用刘某丙的身份信息,申请国家农机补贴3万元左右,并从刘某丙开立的银行账户中将钱取走。
  据了解,从2012年开始,王某学、李某甲、刘某甲等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组织并利用王某甲、王某乙、刘某乙、刘某丙等11人的身份信息,编造购买农业机械信息,骗取国家农机补贴款。
  然而,这11人均没有从中捞到任何好处,“银行卡和密码都在他手里,我也不知道给了多少补贴。”“没有给过好处,只是请我们吃过饭。”多名被告人表示。
  没想到成了诈骗帮助犯
  邢台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刑庭庭长石书行说:“他们不仅仅向王某学提供了个人信息使用,还有参与抓阄、办理银行卡、在补贴上签字、与农机照相等行为,这些行为帮助了诈骗的实施,没有这些帮助诈骗无法成功。”
  实际上,在农业补贴上签字的时候,有的人就意识到这种情况不对。“但是,碍于朋友的面子,他们没有及时的中止,从主观上来说,就是在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石书行说。
  最终,这些为朋友“纯义务帮忙”的人,被邢台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判决构成诈骗罪,分别被处以2000元到5000元不等的罚金,被告人均没上诉,该判决已经生效。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拖拉机 农业机械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