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谁推动了农产品价格疯涨



  文:郎咸平
  有人说下半年以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涨价是多重因素所致,比如天灾减产、成本上升、通胀预期、游资炒作、国际价格传导等等。有人问我是怎么看的,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一些农产品炒家垄断了货源,大肆炒作,从而在农产品市场上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炒家“四步走”炒高蒜价
  我就以这两年炒得最凶的“蒜你狠”(大蒜)来说吧。炒家为什么看上了大蒜呢?首先,大蒜不是很起眼,普通百姓一天了不起买一颗大蒜,就算涨了40倍,也没什么感觉。但如果是猪肉大米就不行。涨个10%政府就会调查。二是产量必须非常集中,这样才好操纵。全国70%的大蒜都产自山东金乡,交易量占到全国的90%。三是产量不能太大。产量太大容易失控,不好操纵。大蒜今年产量就不大,因为去年大蒜特别丰收,谷贱伤农的结果是今年种植面积少了三分之一,以金乡为例,那里有1000多个冷冻仓库,一个冷冻仓库可以存1700吨大蒜,只要拿出一半就可以把金乡所有的大蒜全部封存起来。
  选定大蒜为炒作对象后,炒家就开始一步步炒作了。
  第一步:低价建仓,控制上游。
  控制上游的花费并不大。2008年大蒜价格大概最高是1块钱一公斤,2009年跌到了4毛钱一公斤,炒家迅速建仓。2009年山东金乡的库存是95万吨,如果在2009年2月到5月入仓的话,控制1/3就可以控制价格,30万吨乘上4毛钱一公斤,你只要花1.2亿就可以了,非常便宜。最后翻了几番?4毛钱一公斤的大蒜,最高时卖到12块!每年6月是新蒜上市的季节,资料显示,在2009年5月26日山东金乡交易市场的大蒜开秤价还是每斤6毛多钱,然而仅仅到了6月5日就飙升到1.68元。这一价格已经是2008年时大蒜最低价(4分钱)的42倍了!所以炒大蒜比炒股票刺激多了。
  第二步:控制中下游。
  为什么要控制下游呢?如果上游建好仓之后,准备抛售,万一抛售被下游接了,都给你买光了,价格就打不下去了。怎么控制呢?搞代理,一级经销商、二级经销商、三级经销商或者代理商。你对每一级经销商都收取很高的代理费、经销费,其实也就相当于保证金。你敢不听话吗?你不听话我就修理你,扣你的保证金。
  第三步:舆论造势。
  2009年9月,舆论造势,热炒甲流概念,拉抬价格。10月继续舆论造势,包括说大蒜是提高免疫力的天然药物;食用大蒜可以让感冒发生几率减少三分之二;2009年山东大蒜种植面积下降20%等等,再度拉高价格。
  第四步:对敲。
  就像股市一样。这些炒家拿出20%的货卖给自己人,就在2009年10月、11月期间来回对敲,把价格敲上去,说白了,就是火上浇油,自买自卖。最后在2010年5、6月间将大蒜拉抬到了猪肉的价格,立刻套现离场,让后来的资金接盘。所以你看现在金乡那些5、6块钱高价接盘的中小蒜商日子都不好过。今年大蒜种植面积又大幅上升了,等到明年6月新蒜上市前,老蒜可能又会像2008年一样跌到几毛钱,然后炒家又可以开始建仓了。
  其他像绿豆、生姜之类的农产品炒作也是一样的。
  鲜蔬炒作另有办法
  你可能会问,像大蒜这样的农产品可以长期囤积,但是像青菜白菜这种无法囤积的农产品价格也飞速上涨,这又是什么原因呢?我最近研究发现,小菜贩子卖菜就像搞股票一样。其实这些菜贩子很可怜,拿出几万块钱进货,搞得自己每天心惊胆战的,他们总在不停地琢磨,进货价格高了卖不出去怎么办?可能今天价格涨了,明天就跌了,后天可能涨也可能跌。为什么价格波动得这么厉害呢?这是大中小批发商的博弈结果,这些批发商通过下面两步曲操纵了蔬菜价格。
  第一步:降价。
  大批发商用这个方式打跑对手,控制上游。假设大中小三个批发商刚开始的时候都是2元进货,然后大批发商用1.5元的价格在市场抛售,目的是要把中小批发商全部挤走,这样他才能垄断。垄断后他再回去控制菜源。怎么控制?他们跑去找种菜的农民,说,农民同志,市场价格一斤只有一块半,我给你2块钱收购你的菜好不好?农民自然很高兴地接受了。接着大批发商又说,不过你得答应我两个条件:第一,你的菜全部让我收购;第二,一个口令一个动作。我什么时候叫你去拔菜,你就拔菜,反正绿叶菜放在田里面多两三个礼拜也没问题。
  第二步:控制中下游,造成缺货现象。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蒜 橘子 绿豆 仓库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