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蒜辫子”编成了“钱串子”



  “今年大蒜价格比去年涨了3倍还多,我承包了30亩地,纯收入20多万元。这真是‘蒜辫子’编成了‘钱串子’!”商河县白桥乡蒜农李久良开着刚买的10多万元的小轿车高兴地说。
  商河县白桥乡有“中国大蒜第一乡”的美誉。针对变幻莫测的大蒜市场行情,白桥乡党委、政府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着力点,以大蒜产业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全面推行大蒜标准化生产,积极为蒜农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邀请省农科院专家授课,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在蒜农选种、整地、栽种、施肥等各个环节提供技术指导,并通过建设大蒜生产科技示范园进行品种改良和配方施肥,使大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明显增强。该乡注册的“商玉宝”牌商标更是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大蒜产品身价猛增,不仅销售到了省外,还打进了国际市场。
  经济要发展,龙头是关键。白桥乡按照“依托资源、加工起步、滚动发展”的原则,激活民间资本,扶持民营经济,大力发展大蒜精深加工项目,开拓大蒜产品的多元化市场。引进了以济南泉宝农业科技公司、济南恒鑫源农副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大蒜素、大蒜油等高端产品深加工企业群体,培育了以市级龙头企业华亿源农副食品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集群和冷库群。规范个体加工业户,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聚集效应,组织农民“抱团”闯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提高了大蒜产品的产出效益。目前,白桥乡年加工大蒜达9万吨,年产蒜片3万吨、蒜米1万吨,冷藏能力达2.5万吨,销售收入近5亿元。“靠优质创名牌,靠名牌占市场,靠市场带产业,靠产业富万民。”白桥乡党委书记许振东说,“白桥乡大蒜产业已初步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格局。”通过横抓基地、区域推进和纵抓龙头、系列延伸,白桥乡正逐步由“大蒜农业”向“大蒜工业”迈进,在大蒜产量和品质不断提升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大蒜的附加值,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在白桥乡已成为拥有大蒜加工企业148家、大蒜种植面积7万亩和大型冷藏企业18家、年储存能力达1.2万吨的整建制大蒜专业乡,预计今年全乡农民人均收入将超过7000元。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大蒜 冷藏 施肥 田间地头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