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宁县鸣沙镇鸣沙村苹果种植户王进先和叔叔王来轩种了同样多的果树,可一年辛苦下来,王来轩的收入却比他高出一万多元。王进先说,闭门种果,吃亏的只有自己。
去年,王进先叔侄都种了11亩地,一年下来,王来轩的果子产量不到3万公斤,而王进先的产了6万公斤。但因王来轩对园里的果树进行过树体优化改造,种植的都是优质果子,每公斤的销售价格比王进先的高出2元多。对此,王来轩说,种植果子如果质量不高,只是一味地盲目追求产量,肯定卖不上好价钱。到最后,受的苦比别人多,收入还相对较低。已经注册了“来选王”苹果商标的王来轩表示,为让“小苹果”能走向全国,每年他都会带着果农到外省考察、学习经验,目前已开发出各种品系的套袋果品。
据鸣沙镇党委书记范永伟介绍,近些年来,果林产业市场波动较大,部分果农盲目追求效益,出现了栽树—挖树—再栽树的怪圈。而一些没有挖树的果农就像王进先一样,拒绝接受林业部门技术扶持,致使果园长期处于低产低效、粗放经营的状态。为让果农增收致富,冬天,林业技术人员组织果农进行理论知识培训,春季帮助果农修剪树体进行优化,夏日则帮助防治病虫害。据悉,2002年,中宁县苹果种植面积只有3.5万亩,经过近几年发展,目前已扩大到13万亩,年生产苹果达6800万公斤,亩产效益也从4000元上涨至1万元左右。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1/hq_926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