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秋,琳琅满目、绚丽多彩的百果园中,火红的石榴挂满枝头,烘晴映日,灼灼欲燃。石榴树叶如翡翠,丹葩超群,果涂丹红,红绿相映。
古往今来,吟石榴花的词句远远多于石榴果。如明代蒋一葵《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满焚,蟠枝屈杂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儿女杂红裙。”真是匠心奇裁,妙笔生辉,为榴花倍增光辉。
古代的诗人把石榴比作水晶珠玉,“雾壳作房珠作骨,水晶为粒玉为浆。”
或把石榴比作珊瑚“攒青叶里珊瑚朵,疑是移根金碧丛。”总之,人们常用的美好比喻,都把它赠给石榴果了。
供欣赏的花卉石榴有观花和观果的,但主要以它的艳丽花朵而闻名。特别是在那春光老去,花事阑珊的时候,艳红似火的榴花跃上枝头,确实有“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的诗情画意。
石榴的果实甜美,千房同膜,百籽同房。通过各国人民友好的往来,石榴逐渐从中亚传到世界各地,大约在公元前二世纪,石榴被引进中国,在公元八世纪,又由我国引入朝鲜、日本。公元前四世纪,石榴从地中海沿岸传入欧洲一些国家。亚历山大的军队远征时,把石榴带到印度。从那里随着佛教僧侣的活动,进入东南亚和柬埔寨、缅甸等国。公元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这种惹人喜爱的石榴,又随着殖民主义者的船只进入美洲。如今,石榴生长的地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
正是由于石榴花蕊珠如火,红英绛彩,石榴果金房玉膈,千子同苞。才让人们把石榴作为吉庆佳兆。古希腊人在新婚喜庆宴席上,要摆上裂口笑的绛红石榴果,象征家族繁荣,儿孙昌盛。古阿拉伯人在举行新婚典礼时,新娘骑马到了新郎家帐篷前,要接过一个艳红的石榴果,掰开来摔碎在门槛上,还要把石榴籽扔进帐篷里去。阿拉伯人希望新郎的心象石榴果一样,又甜又酸,对亲友要温暖多情、慷慨大方,对敌人要疾恶如仇、视死如归。
我国古代《北史》里也记述这样一则故事,齐国安得王和李祖收的女儿结婚,他的母亲馈赠给他们两只硕大艳红的石榴,并说“石榴果房多子众,如珠似玉。”这种礼俗在我国很多地区千古流传。民间婚嫁时,常于新房案头或他处放置切开果皮,露出浆果的石榴
。石榴更多见于纹图,民间的剪纸、年画、文具、画稿、家具等处常见之。有的单绘石榴,如“榴开百子”,为切开一角,露出浆果的石榴纹图,与其他物品组成的图案则更多,如“三多”,为佛手(或蝙蝠),桃及石榴的纹图,亦称“华封三祝”。总之,表达了人们追求繁荣昌盛、美好兴旺的善良意愿。
声明
来源:互联网
本文地址:http://farm.00-net.com/hq/1/2016-08-11/hq_91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