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价格行情 > 行情资讯

分析草地植物变化与草地退化的关系?


什么是草地退化?在不合理利用下,草原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生产力下降的过程称草地退化,也称草原退化。主要表现是草地植被的高度、盖度、产量和质量下降,土壤生境恶化,生产能力和生态功能衰退。长时间、大范围的草地退化,引起的不仅仅是草地本身生产力的下降,还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和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威胁。

甘南地区草地的杂毒草所占比例由1982年的30%上升到1996 年的55%

 

天然草地在干旱、风沙、水蚀、盐碱、内涝、地下水位变化等不利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或过度放牧与割草等不合理利用,或滥挖、滥割、樵采破坏草地植被,引起草地生态环境恶化,草地牧草生物产量降低,品质下降,草地利用性能降低,甚至失去利用价值的过程称为草地退化。草地退化包括草地退化、沙化和盐渍化。

那么草地植物的变化与草地退化有什么直接上的联系呢?

主要表现为植被的盖度减少,优良牧草的密度和高度降低,不可食牧草和毒草的个体数相对增加。例如,过去一些非常好的草地,由于过牧导致严重退化,盖度减少,优良牧草密度降低,高度降低,不可食草和毒草增加。

首先表现在优良牧草减少。根据20世纪80年代的调查,锡林郭勒盟天然草地与60年代相比,可食性饲草减少了33.9%,优良牧草下降了37.3%~90%。在内蒙古东部森林草原地带,贝加尔针茅为地带性植被,因过度放牧而导致草场退化,由贝加尔针茅被冷蒿取代,后来冷蒿又为百里香取代,禾本科植物所占比例减少, 贝加尔针茅草原禾本科植物占地上生物量的69. 33%,而冷蒿和百里香草原则上分别占18. 06%和15%,草场质量下降。甘南地区草地退化导致优良牧草所占比例由1982年的70%下降到1996 年的45%。

其次是不可食或有毒的植物增多。在鄂尔多斯高原,油蒿草场占据绝对优势,但长期的过度放牧,引起油蒿大片死亡,不可食的牛心朴子大面积成片出现,可食性牧草产草量降低。在内蒙古高原和鄂尔多斯高原,因草地退化,有毒植物——狼毒大面积出现。在一些地势较低的地方,有毒植物小花棘豆也成片出现。 甘南地区草地的杂毒草所占比例由1982年的30%上升到1996 年的55%。


点击支持一下 共有条评论 植被 盖度 草原 生态环境恶化
零零教育社区:农/牧/渔/林业:交流

零零农业信息网

http://farm.00-net.com/

| 豫ICP备09039788号

Powered By 零零农业信息网